足外翻手術后的包扎固定和換藥工作很重要,應堅持到截骨臨床上完全愈合為止,一般5至6周左右。此外,一年后還要進行足底力學測試了解術后足底壓力的改變情況。為了預防足外翻的復發,術后患者要盡量選擇負跟鞋較為適宜,尤其是在運動或需長距離行走的時候。
足外翻術后的十大護理原則
1、足外翻術后選鞋上要格外用心,但要間歇性配帶足外翻矯正帶,預防足外翻復發,負跟鞋較為適宜。術后穿特制前開口軟鞋幫矯形鞋,下地后頭兩周的活動量以室內活動,生活自理為宜;兩周后可增加活動量,術后六周左右一般截骨臨床愈合,去繃帶固定,穿較寬松鞋,半年后可穿正常鞋。
2、術后包扎固定和換藥很重要,要由有經驗的醫生復診,一般術后3至6天打開切口換藥,如切口愈合,可每隔兩周包扎固定一次,直至截骨臨床愈合,一般5至6周左右。
3、術后采用活血化瘀、壯骨補腎的中藥內服,以促進骨折愈合。拆繃帶后,用活血化瘀消腫的中藥外洗,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足部功能的恢復。
4、避免長時間穿尖頭高跟皮鞋,平日穿鞋應盡量選用前部較寬的鞋,尤其是在運動或需長距離行走的時候。
5、超體重者宜控制飲食,增加活頁紙動,減輕體重,以利于減輕關節負重。
6、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煉、盡量避免長期臥床休息。
7、進高鈣食品,以保證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補充鈣劑。
8、蛋白質的攝入要有限度,食物中過高的蛋白質會促進鈣從體內排出。
9、要增加多種維生素攝入,如維生素A、B、B1、B12、C和D等。
10、術后2、4、6、 12周、半年、一年,需要拍X光片了解術后恢復的情況,一年后還要進行足底力學測試了解術后足底壓力的改變情況。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截骨堅強愈合一般需要一兩年,足部生物力學的改變一般也需要同樣的時間,決定您是否可進行長時間的負重活動。而且足部生物力學還能提供足部其他疾病的信息。
溫馨提示:對于較重的畸形,支具只能起到延緩畸形的發展、緩解疼痛的作用,應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的目的是切斷大腳骨,將其擺到一個正常的位置。采取不同的外科手術方法,嚴重患者甚至需采用幾種方法。手術一般需要二三十分鐘,嚴重者則需要1小時左右。
【參考文獻:《骨科護理必備》《骨科疾病社區護理與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