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手術治療前需要進高鈣食品,以保證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其次要控制飲食,增加紙動減輕關節負重。這屬于足外翻術前護理方式之一。而對于已經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護理上則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走,疼痛嚴重這必要時可用止痛劑對癥治療。同時需積極配合負重鍛煉,增加足底著力點的穩定性。
足外翻術前護理
1、蛋白質的攝入要有限度,食物中過高的蛋白質會促進鈣從體內排出。這也是對于足外翻的護理方式。
2、向患者介紹小切口微創治療足外翻的特點、手術優缺點及手術的成功率。多與患者交流, 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 減少顧慮。
3、改善和維持局部以及全身的循環、代謝情況,促進受傷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環的恢復和再生,幫助組織愈合,肌肉收縮產生的生物電有助于鈣離子沉積于骨骼,促進骨愈合,防止骨脫鈣。
4、足外翻的護理需要進高鈣食品,以保證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足外翻患者需要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補充鈣劑。
5、超體重的足外翻患者宜控制飲食,增加紙動,減輕體重,以利于減輕關節負重。
足外翻術后護理
1、術后24 h 內不宜做功能練習,以免加重出血。
2、24 h 后傷口換藥,開始進行拇趾及踝關節功能練習,促進截骨端的愈合,避免術后粘連引起的功能障礙。
3、疼痛的護理。手術后一般傷口疼痛, 1~2 d 內較重,必要時用止痛劑對癥治療。
4、患者術畢回病房后, 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妥善放置體位, 墊氣枕抬高患肢, 減輕腫脹。注意足趾末梢血運, 特別注意繃帶卷固定拇趾位置是否良好, 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5、術后2 d 內可在室內活動,生活自理,但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走,2 周后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
6、出血。術后少量出血一般不需處理,應密切觀察,如出血量多時可適當應用止血劑及通知醫生換藥處理。
7、傷口換藥。術后換藥非常關鍵,直接影響矯形效果。分別于術后24 h、1 周、2 周、4 周、6 周換藥。每次換藥進行手法矯形。
8、術后要穿特制前開口軟鞋幫矯形鞋負重功能鍛煉,2 周后可更換特制的足外翻術后矯正支具固定,加強足底部功能鍛煉,重新建立足部生物力學平衡。除去外固定支具后仍然要堅持足底肌的功能鍛煉,有利于足弓(足弓【譯】:使重力從踝關節經距骨向前分散到跖骨小頭,向后傳向跟骨,以保證直立時足底支撐的穩固性。)的恢復及足底肌力分布的重建,增加足底著力點的穩定性。
溫馨提示:目前治療足外翻主要有兩種方法: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后者又分軟組織手術和骨切除術兩種。對于足外翻癥狀較輕,無明顯臨床癥狀或疼三者痛不重者,可采用保守治足外翻,但效果不佳。對于足外翻明顯者,臨床癥狀較重者要采取手術。
【參考文獻:《骨科術后康復指南手冊》《創傷骨科核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