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離對合并隱性梅毒的患者進行標識,在患者一覽表上進行標注。病區設專門梅毒病房,各治療小組間統一調配管理。有條件可住單問,如無條件應告知患者床邊隔離注意事項,病室每日紫外線消毒1次,每次30min。床邊備一次性手套及專用的黃色醫用垃圾袋,便于醫護人員做好隔離工作。進行群體性護理操作時將此類患者放在最后。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如注射器、輸液器、窺陰器,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與其他患者用物一起銷毀,統一處理。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固定專用,單獨消毒。患者衣服、被服更換后先消毒再清洗。患者的分泌物,體液及血液應嚴格按消毒與隔離原則處理。患者出院后做好終末消毒,病室紫外線照射 30rain,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及地面,被服先消毒再清洗,床墊、棉被、枕頭日光暴曬。
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
(1)職業危害在于防護,而防護的關鍵在于安全意識的培養。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加強防護培訓,樹立預防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住院患者常規行TPPA檢查,在血液報告結果未明確之前,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時,特別是接觸急性盆腔炎及宮外孕患者時,要帶手套。每次操作后用肥皂洗手3 遍。
(2)針刺預防:靜脈輸液拔針后及肌注后處理針頭時,針頭不要面對他人,以防刺傷。避免將用過的針頭套回針帽,防止刺傷自己的手。使用利器盒將注射器與針頭分離,并將針頭置于利器盒內。
(3)意外暴露處理:意外刺傷或皮膚破損處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后,應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并擠出傷口的血液;立即服用紅霉素或肌注芐星青霉素做預防性治療。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于第4周作RPR、TPPA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