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顱咽管瘤病人的兩項護理:專家表示,顱咽管瘤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顱內良性腫瘤,由胚胎期顱咽管組織殘留引起,常見于兒童與青年 。能夠越早治療越好,手術治療后要注意做好護理措施。
1、顱咽管瘤的一般護理
顱咽管瘤病人術后應安置在ICU病房,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并及時準確記錄;麻醉未清醒時給予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麻醉清醒后,予頭高位30°,促進頭面部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固定好硬膜外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如有腦室外引流管,將引流袋高出腦室平面 10cm~15cm,觀察腦室外引流液的性狀、顏色、量。觀察意識、瞳孔變化,顱咽管瘤病人術后可因顱內出血、腦水腫、顱壓高及術后丘腦下部損傷、電解質紊亂等出現意識改變,應協助醫生尋找意識改變原因并及時處理。本組2例病人術后麻醉清醒后出現意識改變,經CT檢查證實分別為硬膜外血腫、腦內血腫各1 例,經手術清除血腫后恢復。
2、尿崩、水電解質紊亂的護理
尿崩、水電解質紊亂是顱咽管瘤術后的常見并發癥,術后發生率高達70%~75%,術后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多數病人出現尿崩、水分丟失,導致高鈉血癥,本組半數以上出現尿崩、高鈉血癥,因此要記錄24h出入量和每小時尿量,動態觀測血鈉、尿比重及中心靜脈壓,如尿量連續1h~2h>300mL/h,應報告醫生及時使用去氨加壓素片,由于此類病人ADH靶器官對去氨加壓素片極為敏感,使用此藥應慎重,開始可用正常量的1/4~1/8,隨即根據尿量進行調整,如果開始即使用正常量易導致無尿或少尿加重腦水腫,因此應遵照醫囑準確用藥,高鈉血癥病人應做好飲食宣教,根據血鈉升高程度予口服蒸餾水 50mL/h~150mL/h,意識不清者經鼻飼管注入,直到血鈉恢復,對于防治腦水腫的脫水劑和利尿劑應慎用,我們使用的甘露醇通常為常規劑量的1 /2~1/4,此時少量的甘露醇極易誘導尿崩的出現。
顱咽管瘤病人由于術后ADH分泌不當致水潴留,或由于丘腦下部垂體損傷等致鹽皮質激素分泌不足,腎臟遠曲小管對鈉重吸收減少,引起低鈉血癥;應分清兩種原因,前者多出現在術后1周左右,表現為水潴留,血液稀釋,血壓和中心靜脈壓尚無改變,此類病人可指導限水糾正,而后者則表現為血壓下降、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中心靜脈壓下降等循環血容量不足,應予以補鈉、擴容,并補充鹽皮質激素糾正。部分顱咽管瘤病人術后不同時期,可因病理生理改變及醫源性原因出現高鈉血癥、低鈉血癥之間的轉換,因而,臨床的動態觀察和及時正確處理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