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腫瘤惡性程度很高并對人的生命健康威脅極大,患者往往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而悲觀絕望,情緒低落,常常意識到死亡威脅的存在,表現出極度的恐慌,對治療信心不足,尤其是晚期患者。對此我們應有同情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經常與患者交談,以治療效果好的病例來教育和鼓勵其正確對待疾病,充分肯定放療取得的效果,使他們解除顧慮,堅定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顱內腫瘤治療期間,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以保證營養平衡。
患者發作時,家屬或其他人要讓病人臥在軟的床墊上,床的一側靠墻,另一側用木架保護,以免跌傷。及時解開領口,放松褲帶,用竹筷或牙刷柄卷以手帕塞于病人口角內的上下齒之間;病人假牙應取出,頭偏向一側,注意使分泌物、嘔吐物排出。若癲癇持續發作,要立即送醫院急救。
一、飲食指導
加強營養,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纖維、高營養的食物,少量多餐。忌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青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大便干燥者,按結腸行走方向按摩,刺激腸蠕動,必要時給予四磨湯口服液及緩瀉劑。
二、配合放療指導
1、放療區域剃除頭發,保持清潔。
2、放療中擺好位后,勿自行移動,避免照射誤差。
3、顱內壓顯著增高、意識障礙、神志不清者,應禁忌放療。保持放射野皮膚清潔、干燥、完整,勿摩擦、搔抓、曝曬、用肥皂擦洗、涂刺激性藥物,防止理化刺激,保持照射野標記清晰。
4、定期復查血象,每周檢查血常規1次,白血球在4000以下,血小板在10萬以上,須停止放療,配合藥物治療。
三、病情觀察
1、頭痛
顱內腫瘤患者常出現定位性頭痛;慢性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可有頻繁嘔吐而無明顯頭痛;急性顱內壓增高的患者,頭痛劇烈;如劇烈頭痛伴頻繁嘔吐和煩躁,常是腦疝的前期癥狀。
2、嘔吐
患者出現嘔吐,應注意區別是顱內壓增高所致還是治療所致,前者常無惡心感,為突然出現噴射狀嘔吐,多在劇烈頭痛時發生,嘔吐后頭痛減輕,后者常有惡心感,為非噴射狀嘔吐。
3、瞳孔
顱內壓增高早期,多是雙側瞳孔縮小,然后進行性擴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一側瞳孔縮小或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對側肢體癱瘓,去大腦僵直示腦疝形成;雙側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可能是腦疝的早期癥狀。
4、意識
急性顱內壓增高,患者出現嗜睡、遲鈍,逐漸至昏迷;慢性顱內壓增高患者,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淡漠和呆滯。
5、生命體征
注意觀察生命體征顱內壓緩慢增高時,生命體征無多大變化。顱內壓升高早期血壓升高,脈搏徐緩,呼吸變慢,可有中樞性發熱;后期呼吸淺、促、不規則,脈搏逐漸變弱,體溫、血壓下降。
6、減壓區張力
手術后顱內腫瘤放療患者,應觀察其減壓區的張力,顱內壓增高時,減壓區變硬,甚至可膨出。
溫馨提示:患者室內需保持環境安靜、舒適,避免噪音,盡量減少探視人員,工作人員做到“四輕”,定時通風換氣,定時空氣消毒,嚴禁患者及家屬在病房內大聲說話、吸煙。如患兒年齡小,生活上需要父母照顧,擔心與父母分開,并對醫院的陌生環境產生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