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病情反復,難以治愈。很多患者在得知患者的信息后,會產生焦慮、抑郁、孤獨等情緒等對不利于病情康復的情緒,需要醫護人員及時轉變患者心理接受過程,使他們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并督促患者按時服藥,養成按時服藥的習慣。
淋巴結核的護理四部曲
1、心理護理
淋巴結核同樣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長,病情有時反復,需要長期服藥。患者知道自己的疾病后,心理接受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表現為悲觀、失望,怕周圍的人嫌棄自己而受到冷淡,甚至產生厭世的想法。焦慮、抑郁、孤獨等情緒對病情恢復不利。護理人員要認真去傾聽患者的傾訴,并做耐心的解釋,使他們正確對待疾病。給予患者心理上支持,來減輕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治療,堅定信心,爭取早日康復。
2、休息與運動
(1)淋巴結核患者癥狀明顯、伴有高熱等嚴重結核病毒性癥狀時,應臥床休息。
(2)輕癥患者在堅持化學治療的同時,可進行正常工作,但應避免勞累和重體力勞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勞逸結合。
(2)恢復期的患者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加強體質鍛煉,充分調動人體內在的自身康復能力,增進機體免疫力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3、飲食護理
(1)監測體重:每周測體重1次并記錄,判斷患者營養是否改善。
(2)增進食欲:增加飲食的品種,采用患者喜歡的烹調方法。患者進食時應心情愉快、細嚼慢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3)淋巴結核同樣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譯】:指各種過度消耗身體能量物質,造成機體能量負平衡的疾病總稱。),因此要制定全面的飲食營養計劃。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蛋白質不僅能提供熱量,還可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及機體修復能力,多食魚、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動、植物蛋白,成人每日蛋白質為1.5~2.0g/kg,每日攝入一定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4、用藥護理
(1)向患者及家屬逐步介紹有關抗結核藥物的知識,如借助科普讀物及文字知識幫助理解。
(2)淋巴結結核相對于其他結核病化學治療時間要長,更要強調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治療原則。使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督促患者按時服藥,養成按時服藥的習慣。
(3)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鼓勵患者堅持全程化學治療,不要自行停藥,防止治療失敗而產生耐藥結核病,而增加治療困難和經濟負擔。
溫馨提示:預后護理工作看似并不重要,但是如果不予注意,即使治療得當,也會加重病情。相反,只有重視調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患者體質虛弱,特別在冬春季更容易感冒,一旦感冒,便會加重病情。因此,要及時增減衣服,以防感冒。尤其是老年人抵抗力差,天冷風寒時應穿得暖和些,以避風寒。
【參考文獻:《結核病防治必讀》《實用結核病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