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就是因為長期缺乏運動,工作過量才導致的患病,這類的患者本來就需要多加運動鍛煉、因此“步行”對他們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強直性脊柱炎是表現為骶髂關節和脊柱慢性炎癥為主的周身性疾病。常伴有腰背僵硬或疼痛,;晚期可發生脊柱強直、畸形以至功能嚴重受損甚至導致殘疾,除此之外強直性脊柱炎還可累及全身其它組織和器官。
那么,步行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會有哪些好處呢?
1、鍛煉下肢肌肉。俗話講“人老先老腿”,相對強健的下肢肌肉對于維護髖、膝關節的穩定性至關重要。步行對于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和臀部肌肉的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的鍛煉,是不可替代的。
2、預防骨質疏松癥。筆者在骨科臨床可以見到所謂“零鍛煉者”,本來年紀并不算大,可是骨質疏松就很厲害。其實人體內骨骼中的鈣質到35歲左右就達到高峰,此后是下降趨勢,預防骨質疏松癥除了多攝取含鈣豐富的食品外,運動很重要,而最簡單的運動就是步行。
3、防治頸椎病。步行并伴以抬頭挺胸、頸部后伸、肩背肌肉活動,有助于緩解長期伏案導致的頸肩背部肌肉、韌帶、關節的疲勞,對于預防和治療頸椎病具有明顯的效果。
4、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缺乏下肢運動會導致血流速度減慢,如果遇上血液粘稠度增加,很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嚴重的還會導致肺栓塞,導致生命危險。步行的過程就是雙下肢肌肉收縮、舒張,這就如同液體泵一樣,使血液由肢體遠端回流到心臟,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動,這對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