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狀腺腺瘤的臨床特點
多見于40歲以下的中青年女性。腫塊多為單發,圓型或橢圓型,表現光滑,質韌,邊界清楚,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生長緩慢,可長時期內不變,若迅速增大,伴有脹痛,多為乳頭狀囊性腺瘤發生囊內出血;少數可出現甲亢和惡性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早期手術切除。
2、甲狀腺癌的臨床特點
頸部腫塊是主要表現,無意中或查體中發現,單發,質硬,表現高低不平,固定或隨吞咽上下移動度較小;晚期可壓迫喉返神經、氣管和食管,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若壓迫頸交感神經節,可產生Horner綜合癥,表現為同側瞳孔縮小,上眼瞼下垂,眼球內陷,同側頭面部無汗等;髓樣癌,可有家庭史,出現頑固性腹瀉、心悸、臉色潮紅和血鈣降低等癥狀。除未分化癌通常采用放射治療外,一般應行甲狀腺癌根治術,并根據病變分期決定是否清掃頸部淋巴結。
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圍手術期護理
一、甲亢的臨床表現與診斷要點
1、高代謝狀態
性情急躁、容易激動、失眠、兩手震顫、怕熱、多汗、食欲亢進、體重減輕、心悸、脈快有力、脈壓增大、內分泌素亂。脈率和脈壓為判斷病情和治療效果的主要指標。
2、突眼癥
為部分原發性甲亢的典型特征。表現為雙側眼球突出,眼裂增寬,嚴重時上下眼瞼閉合困難,突眼的嚴重程度和甲亢的嚴重程度無明顯關系。
3、基礎代謝增高
正常值為±10%,輕度甲亢為+20%~+30%,中度甲亢為+30%~+60%,重度甲亢為+60%以上。
4、甲狀腺攝131碘率升高
2小時內甲狀腺攝131碘量超過人體總量的25%,或在24小時內超過人體總量的50%,且吸131碘高峰提前出現,都表示甲狀腺功能亢進。
5、血清T3和T4增高
血清T3可高于正常4倍左右,而T4僅為正常的2.5倍,因此,T3測定對甲亢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二、外科處理原則
甲狀腺大部切除術(切除腺體的80%~90%)目前仍是治療中度以上甲亢的一種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手術適應癥:①中度以上的原發性甲亢。②繼發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③伴有壓迫癥狀或胸骨后甲狀腺腫等類型的甲亢。④抗甲狀腺藥物或131碘治療后復發者。⑤妊娠早、中期具有上述指證者。手術禁忌癥:①青少年病人。②癥狀較輕者。③老年病人或有嚴重的器質性痢疾不能耐受手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