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常見的病理分類有四種:乳頭狀癌最多,濾泡狀癌次之,少見的有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前兩種腫瘤被統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預后較好。對甲狀腺分化型癌及髓樣癌以手術治療為主。
對甲狀腺癌患者,術后的復查和進一步治療應包括:甲狀腺功能的調節,腫瘤復發轉移的及時發現和處理,手術后并發癥的處理。
手術切除一側或全甲狀腺后,應常規補充甲狀腺素,使甲狀腺功能盡量維持正常。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長期補充甲狀腺素,能抑制TSH的分泌,減少腫瘤復發的可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因此隨診過程中應密切注意TSH的水平,最好維持在正常值之下,而其他指標在正常范圍內。
甲狀腺癌手術后,應定期復查以發現可能出現的腫瘤局部復發或轉移,包括頸部、上縱隔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如肺、骨、腦等部位的轉移。一般建議術后3個月、6個月、1年定期復查,1年后每半年復查一次。檢查方法包括常規體檢、甲狀腺及頸部B超、CT、MRI、同位素檢查、胸片等,如發現可疑結節,必要時行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以明確性質。一些血清學檢查有時也有幫助,如對分化型甲狀腺癌行全甲狀腺切除者,TG(甲狀腺球蛋白)明顯升高提示腫瘤復發可能;對髓樣癌患者,血清降鈣素水平如大幅度升高,也提示腫瘤復發或轉移。如果檢查發現腫瘤出現局部復發或頸部、上縱隔淋巴結轉移,多數患者仍可通過再次手術達到根治。對分化型甲狀腺癌,如果出現肺轉移,可以將殘留甲狀腺腺體全部切除,清除所有的轉移淋巴結后,行131I同位素治療,同樣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對骨、腦等部位的遠處轉移者,有時可以先切除轉移灶,再行同位素治療。如不能手術切除,治療同肺轉移。特別需提醒的是:手術能切凈的甲狀腺分化型癌及髓樣癌,術后不建議行放療和化療。因為放療化療不能帶來更高的治愈率和控制率,相反會帶來更多的副作用和并發癥。只有對手術大部切除僅殘留少量腫瘤的患者,術后輔以放療能提高控制率,改善預后。
對甲狀腺未分化癌患者,可能出現短期內腫瘤復發或轉移,所以隨診的間隔時間應縮小,比如1個月1次。腫瘤一旦發現復發或轉移,提示預后不佳,腫瘤往往生長迅速。大部分患者喪失再次手術機會,僅能對癥處理或以放療、化療等進行控制,外科能做的工作可能僅是氣管切開或氣管造瘺解決通氣,胃造瘺解決進食問題。
甲狀腺切除及頸淋巴結清掃后,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手術相關的并發癥,如喉返神經損傷造成聲音嘶啞、進食嗆咳,甲狀旁腺損傷造成低鈣血癥,四肢面部麻木甚至抽搐,頸部神經損傷造成的相應功能障礙等。患者出院時并不能全部恢復正常,需要在隨診過程中加以觀察、建議,輔助功能的恢復。尤其對全甲狀腺切除后,甲狀旁腺受到損傷,部分患者出現低鈣血癥,應及時將鈣劑補充,方法包括口服或靜脈輸注鈣劑,以盡量達到或接近正常血鈣水平。出院后仍應定期復查血鈣及甲狀旁腺素水平,繼續補充鈣劑。對喉返神經及頸部其他神經損傷者,應指導患者進行功能訓練,以盡快恢復或代償受損的神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