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一種甲狀腺組織癌變形成的病癥,主要原因是長期使用高碘或缺碘的食物造成的,在治療甲狀腺癌時應該注意合理的護理方法,合理的護理會讓病情痊愈的速度提高,也能使患者重新鼓起對抗病魔的希望,那么下面就由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下甲狀腺癌的護理方法都有哪些。
術前護理常規
1.按術前一般護理常規執行。
2.心理護理:首先解釋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注意事項。其次對于精神過度緊張或失眠者,遵醫囑適當應用鎮靜劑或安眠藥物,使其處于接受手術的最佳身心狀態。
3.飲食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保證足夠的液體入量。禁用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的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戒煙酒。
細說甲狀腺癌的護理方法都有哪些
4.完善術前檢查:除全面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外,還包括頸部X線及喉鏡等檢查,了解氣管是否受壓軟化以及聲帶功能是否受損。
5.體位訓練:患者取仰臥位,用墊枕墊高肩背部、頭部后仰,每日2~4次,以5~10分鐘/次開始練習,而后循序漸進,直至可維持體位2小時左右。目的是訓練患者適應手術體位,降低術后頭暈、惡心及頭痛等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生率。
術后護理常規
1.生命體征觀察
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2.傷口觀察
①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若有及時通知醫生更換敷料,估計并記錄出血量;
②觀察頸部體征,有無頸部腫脹,頸圍增粗。
3.頸部引流管觀察: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其受壓、打折和脫出。正常情況下手術當天引流液為紅色,24小時<200ml,以后血性液逐漸變淺、變清。若術后24小時后仍有新鮮血液流出,應通知醫生。
4.體位與活動:全 麻清醒后可取半臥位,利于呼吸和切口引流。24小時內減少頸部活動,減少出血。術后第1天,可在攙扶下適當下床沿床邊活動;術后第2天,適當室內活動。指 導患者起身活動時可用手置于頸后以支撐頭部,指導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嗽時可保護住傷口兩側,以減輕咳嗽時傷口壓力,減輕疼痛。
5.頸部功能鍛煉:①手術后頸部制動②拔除傷口引流管后,可做頸部小幅度活動,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頸部,防止頸部肌肉疲勞③傷口愈合后,可做點頭、仰頭、伸展和左右旋轉頸部,做頸部全關節活動(屈、伸、側方運動),每天練習,以防頸部功能受限,直至出院后3個月。
細說甲狀腺癌的護理方法都有哪些
6.飲食:術后6小時內禁食、禁飲,以防止嘔吐。術后6小時起可進少量溫涼流食,減少局部充血,避免過熱食物引起血管擴張出血,以后逐步過渡到半流食和軟食。
飲食護理
1、甲狀腺癌術后飲食食譜結構要合理
癌癥病人食譜切不可簡單和單一。應該是品種多,花樣新,結構合理,在制作食譜時,要盡可能做到:清淡和高營養優質量相結合,質軟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相結合,新鮮和食物寒熱溫平味相結合,供應總量和病人臟腑寒熱虛實證相結合。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烹調方法和進食方法要講究
設法增進病人食欲在食物的選擇,制作,烹調上,應創造食物良好的感觀性狀,在味,色,香,形上下功夫,盡可能的適合和滿足病人的口味愛好和習慣。還要根 據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細搭配,流質,軟食與硬食交替,甜咸互換等形式進餐。吃飯時要創造愉悅氣氛,盡量與親屬同進食。吃飯前,盡量避免油煙 味等不良刺激。在病人放、化療間歇期,抓緊食欲好轉的有利時機補充營養。
3、甲狀腺癌術后飲食總熱量
癌癥病人每日從食物攝入的總熱量一般盡可能爭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為癌癥病人體內蛋白質分解高,合成代謝功能減低,營養 處于入不敷出的負氮平衡狀態,故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攝入蛋白質應達到1.5克體重以上,而且應以優質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肉類,豆制品 等。
4、甲狀腺癌術后飲食營養要相對平衡
根據病人的需要,各營養素要相對應的適量,齊全,除充足優質的蛋白質攝入外,一般應以低脂肪,適量碳水化合物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等,這些可從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獲得。
癌癥的早中期,病傷津劫陰,多屬陰虛內熱,故在飲食調理上,應忌辛溫燥熱屬性的食品,滯膩食品也主張少吃;在癌癥的中晚期多為虛證,寒證,飲食上主張溫補脾胃,益氣生血等食品類,而性屬寒涼的食品,則應少吃或不吃,小編在此祝愿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