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瘤常發生于40歲以下,以20-40歲女性最常見,10%的可能會可發展為惡性腫瘤,讓患者備受病痛折磨。根據病人的需要,在治療期間采用正確的方式護理患者,能夠加快康復進程,同時還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發現結節、腫塊等異常,及時就診。
科學護理甲狀腺腫瘤9大方式
1、心理調適
甲狀腺腫瘤病人術后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指導病人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營養均衡
根據病人的需要,各營養素要相對應的適量,齊全,除充足優質的蛋白質攝入外,一般應以低脂肪,適量碳水化合物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等,這些可從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獲得。
3、熱量足夠
甲狀腺腫瘤病人每日從食物攝入的總熱量一般盡可能爭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為甲狀腺腫瘤患者體內蛋白質分解高,合成代謝功能減低,營養處于入不敷出的負氮平衡狀態,故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攝入蛋白質應達到1.5克體重以上,而且應以優質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肉類,豆制品等。
4、治療
甲狀腺全切除者應遵醫囑堅持服用甲狀腺素制劑,以預防腫瘤復發,術后需行放射治療者應遵醫囑按時治療。
5、指導病人使用正確的咳嗽方法
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嘔吐進行相應處理,限制探視,讓病人盡量使用手勢或書寫等方法溝通,以減少出血的發生。
6、護理體位
病人回病室后取平臥位,待其血壓平穩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臥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指導病人保持頭頸部于舒適體位,在改變臥位、起身和咳嗽時可用手固定頸部,以減少震動和保持舒適。
7、術后護理
在重視術后病人主訴的同時,通過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呼吸、發音和吞咽狀況,及早發現甲狀腺術后常見并發癥,并及時通知醫師、配合搶救;常規在病床旁放置無菌氣管切開包;遵醫囑吸氧。
8、功能鍛煉
為促進頸部功能恢復,術后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可逐漸進行頸部活動,直至出院后3個月。頸淋巴結清掃術者,因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損,功能鍛煉尤為重要;故在切口愈合后即應開始肩關節和頸部的功能鍛煉,并隨時保持患側上肢高于健側的體位,以防肩下垂。
9、隨訪
教會病人頸部自行體檢的方法;病人出院后須定期隨訪,復診頸部、肺部和甲狀腺功能等。若發現結節、腫塊或異常應及時就診。
溫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甲狀腺腫瘤患者要戒除煙與酒,以及其他一些不良嗜好或習慣,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多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或有益的各項戶外活動,多多誘導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各種有益的興趣愛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得了甲狀腺疾病怎么辦》《一本書讀懂甲狀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