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的主要目的是糾正脊柱側彎畸形,術后患者進行肢體運動,利于縮短康復進程,并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術后第1天,患者應在疼痛耐受的情況下進行直腿抬高運動,即保持上半身的挺直,緩緩將一側下肢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兩側下肢輪流抬高;進行足部運動,在保持腿不動的前提下,盡量將足前屈,達到一定限度后將足背伸,每次10~15個,每日3次。
術后第2天,患者進行肺功能訓練,如吹氣球或吹水泡,以促進肺功能恢復、改善呼吸運動,預防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術后第3天,患者應在床上進行肢體運動,頸部運動包括前屈后伸、側屈側旋、聳肩活動;雙上肢行主動和被動運動,以肩關節為主,進行上舉、外展、外旋活動;雙下肢運動主要包括直腿抬高及外展活動,膝踝關節的屈曲運動。借助這些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肢體肌力,為患者下床活動做準備。
為預防內固定物移位或斷裂,患者應保持正確的坐姿,不做上身前屈動作,且上肢禁止提拉重物;術后半年內,要減輕身體負重,盡量減少脊柱活動,并預防外傷;除洗澡和睡覺外,其余時間均要帶支具,支具固定要在3個月以上,根據復查結果來決定去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