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病人可以做哪些護理保健?脊髓損傷一般多造成嚴重癱瘓,致殘。胸、腰髓損傷可引起雙下肢和軀干的全部或部分癱瘓。這時的脊髓損傷患者除了要進行正確合理的治療外,也要進行脊髓損傷的護理,這樣才有利于脊髓損傷患者的恢復。那么,脊髓損傷病人可以做哪些護理保健?接下來我們的權威專家給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脊髓損傷的護理
1、皮膚護理
必須經常保持皮膚清潔,避免身體局部長時間受壓,要定時為病人翻身,已坐輪椅者要經常自己撐起身體。對有皮膚障礙者,尤其要注意預防褥瘡,要經常視皮膚有無變紅破壞。褥瘡一旦出現,必須及時處理,防止擴大,并促進早日愈合。已允許起床的患者,要注意在治療和活動過程中避免燙傷和挫傷、擦傷。使用支具或夾板者要警惕壓迫和摩擦損傷局部皮膚。
2、體位處理
為防止攣縮畸形,患者宜臥于有墊褥的硬板床上。身體要保持正確位置,其要點是按照疾病的特點,將肢體安放在與攣縮傾向相反方向的位置上,而且癱瘓肢體不要受壓。仰臥膝下不宜放枕踝足要用尺板、沙袋或小腿后夾板保持于功能性中間位,并注意被褥下壓的影響。要鼓勵病人多采取俯臥位,逐漸增加俯臥時間,直到能在俯臥位睡眠,還不僅能防止和矯治下肢屈屈攣縮,亦有助于預防褥瘡發生和促進膀胱的排空。對痙攣較明顯的患者,還要在臥床或長時間坐位時經常用枕頭、軟墊等將兩膝適當分開。
3、被動運動
在主動運動能力基本恢復之前,必須經常給患肢各關節作全范圍被動運動,以保持關節動度和牽伸軟組織。傷后早期開始每日一次作被動運動,能防止下肢浮腫的發生或使其迅速消散。后期痙攣嚴重者,通過反復的被動運動可以降低肌能力,以便于接著進行功能運動。已形成異生骨者,被動運動更是保存動度所必需,否則靜止會加快動度喪失。當下肢恢復部分肌力時,仍須進行被動運動,但要先將關節主動活動至最大可能范圍。然后再被動活動至全范圍。由于截癱患者易發生跟腱攣縮與下肢內收攣縮,必須重點牽伸跟踺,與將下肢外展,使兩膝分開,以利于日后進行站走訓練。
脊髓損傷病人可以做哪些護理保健?以上就是我們的權威專家的詳細介紹了,通過上述的詳細介紹,大家都已經了解了脊髓損傷的護理了,希望能夠給患者帶來有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