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脊髓損傷后怎么做鍛煉?兒童脊髓損傷的康復鍛煉是脊髓損傷的后期康復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及時的進行兒童脊髓損傷的鍛煉能夠促進患者受損的功能盡快的恢復。因此,大家要對兒童脊髓損傷的鍛煉方法有詳細的了解,并及時的為患者進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兒童脊髓損傷的鍛煉方法。
1、早期的功能干預:
康復應在患者入院后盡早介入,以預防并發癥。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的發生非常重要,讓患者進行一些主動活動以防止廢用性萎縮,同時給患者一種參與訓練的感覺,而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治療,應早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積極配合康復訓練。
2、防止關節攣縮:
其中軀干和肢體的正確體位,有助于預防關節攣縮和褥瘡。肩關節應處于外展位,以減少后期發生攣縮和疼痛;腕關節通常用夾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應處于微屈位,每日進行髖膝關節被動伸屈外展內旋活動5~6次,每次5min。給病人雙足穿防旋鞋或使踝關節處于背屈90°,防止踝關節屈曲攣縮。
3、預防肌肉萎縮的訓練:
兒童脊髓損傷的病人可運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時不能做的活動代償喪失功能的肌群,如頸5損傷的患者可用肩外展和外旋通過重力來使肘伸展。選擇性牽拉特定肌群,對兒童脊髓損傷病人完成功能性作業是重要的,如牽拉繩肌,使仰臥位直腿抬高接近120°,有利于進行轉移性活動和穿襪褲鞋及膝踝足支具。牽拉胸前肌使肩關節充分后伸,有利于床上運動轉移和輪椅上的作業。牽拉髖和踝屈肌對行走擺動和站立穩定重要。
兒童脊髓損傷的鍛煉方法大家必須要有詳細的了解,在治療的過程中,及時的為患者進行有效的鍛煉方法能夠促進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在此基礎上選擇有效的醫療措施是患者康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