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細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肺結核如果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會發展成肺炎甚至肺癌疾病。
肺結核病人的護理方法
對于肺結核的治療
因為是由病菌引起并且菌群不一,一般治療方法相較多變,經常采用的是抗菌藥物治療。結核病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癥狀。有結核毒性癥狀、痰菌陽性、X線病灶具有炎癥成分,或是病灶正在進展或好轉階段,均屬活動性肺結核,是化療的適應證。
其治療原則是堅持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藥物。抗結核藥物治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愈;適當休息、加強營養、精神愉快和生活有規律能對治療起輔助作用。抵抗力強并接受合理化療時,病變可吸收消散,或者鈣化而趨于痊愈,預后較好。抵抗力弱而又未能得到合理治療時,病變可干酪樣壞死、液化形成空洞而惡化。
護理是病人治療和康復的重要手段,對于患者的護理要十分注意
1.結核病人易疲勞,應指導病人合理休息并制定活動計劃;肺結核活動期或咯血時,以休息為主,大咯血病人絕對臥床;恢復期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但要避免勞累及過度興奮;長期慢性病人可進行正常工作,生活應該多樣化;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2.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抗結核藥物的毒性反應,營養狀態差,需要加強飲食護理。宜攝取高熱量、富含維生素、高蛋白的飲食,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水果及蔬菜等以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促進病灶的愈合。向病人解釋加強營養的重要性,選擇病人喜愛的食物與烹調方法,以增加病人的食量。
3.每周測體重一次并記錄,觀察病人營養狀況及進食情況。若病人高熱、大量盜汗,應監測病人攝入量與排出量,補充足夠液體。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每次咳痰后應漱口,病人若有咯血,應在咯血后以生理鹽水漱口,以除去口內的血腥味。
病人的護理相當重要患者和家屬要十分注意,患者在治療期間應該及時觀察病情了解身體狀況,這樣才能對康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