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血供豐富,損傷后一般出血較多,當傷及較大血管時,更有生命危險。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結扎止血法、藥物止血法、壓迫止血法。
結扎止血法最常用且較可靠。如條件許可,應用消毒血管鉗夾住出血點,再做結扎止血。緊急情況下,可先用血管鉗夾住血管斷端,一起固定妥善包扎后送去手術??谇活M面部如出血嚴重,局部又不能妥善止血時,可結扎頸外動脈。
損傷后的出血如為組織滲血、小靜脈和小動脈出血,可在出血部位應用止血藥、各種止血粉、止血紗布,如云南白藥、明膠海綿,然后外加干紗布,加壓包扎。全身使用止血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等可以輔助止血或減少滲血,但不能代替局部止血??谇活M面部出血較多、情勢緊急時,可用指壓止血法,即在傷區外用手指將供應動脈的近心端壓向骨骼,以暫時止血。
面頰部及唇部出血,可在咬肌止端前緣的下頜下緣處,將頜外動脈壓向下頜骨;顳額區出血,可在耳屏前將顳淺動脈壓向顴弓根;出血范圍較廣者,可使病員仰臥,頭偏向健側,在環狀軟骨平面,胸鎖乳突肌前緣,將搏動的頸總動脈壓向深層的第6頸椎橫突,但施壓不可過久,壓力不可過大。毛細血管、小靜脈及小動脈的出血可采用包扎止血法,即軟組織復位后,在損傷處覆蓋多層紗布敷料,再用繃帶加壓包扎。
注意包扎的壓力要適當,不可使骨折塊移位或影響呼吸。當口腔頜面部有開放性和洞穿性創口時,可用填塞止血法急救。將紗布塊填塞于創口內,再用繃帶行加壓包扎。在頸部或口底創口內填塞紗布時,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發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