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癥狀,便懷疑自己患了支氣管炎或者是肺部感染,到醫院檢查后才知道自己的呼吸困難是由于骨質疏松導致脊柱與胸廓畸形造成的。骨質疏松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與激素、年齡、運動、飲食、體重和種族等諸多因素都有密切關系的退行性疾病,早期的骨質疏松往往是悄無聲息的,無明顯臨床癥狀和體征。而中晚期骨質疏松癥患者除了可能造成呼吸系統障礙外,還可引起腰背部及下肢疼痛、身長縮短及駝背,嚴重的還可能造成骨折。
骨質疏松是全身性組織退化和功能衰退的一部分,骨鈣丟失就難以復原,我們無法阻止或逆轉這一過程的發生。但通過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以延緩這一進程,并降低骨折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高鈣飲食是預防骨質疏松癥最有效的方法。鈣質最好是從食物中獲得。日常飲食要保持營養均衡,一方面選擇含鈣量高的食品,包括牛奶、蝦皮、海帶、紫菜、豆制品和奶酪等。另一方面,要避免不合理配餐,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會影響鈣吸收,要避免與豆腐、牛奶一起食用。
合理平衡膳食及科學烹調,可提高鈣質的利用率。魚肝油、蛋黃、雞肝等食物含維生素D較多,可以促進鈣吸收;肝臟、魚肝油、蛋黃,以及紅、黃、綠葉蔬菜等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經肝臟轉化為維生素A,有利于骨骼鈣化。同時應注意避免高鹽、高蛋白飲食。
現代醫學認為運動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慢跑、散步、爬山、跳繩、登樓梯、騎自行車等能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質、提高骨密度。多曬太陽可以引起體內一系列光、生物學反應,形成活性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還要避免過度吸煙、酗酒,減少含磷量高的碳酸飲料的攝入。
老年人還要配合藥物補鈣。鈣劑補鈣的總原則是,含鈣量高,服藥片數少,吸收率高,在胃液中釋放率高,副作用小。我國營養學會推薦老人鈣攝入量為每日800mg~1200mg。張春雨解釋說,這并不是說老年人要完全依靠藥物來補充鈣質,而是在飲食不能提供足夠鈣量的情況下,以藥物來協助補充。
60歲以上男性易患骨質疏松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近些年來關于骨質疏松對老年男性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醫療界以及公眾的重視。骨質疏松疾病在男性群體中表現不明顯,主要由于男性的骨骼發育較大,骨量開始丟失的時間較晚、發展緩慢。但醫學統計,每年有 1/3的老年男性(60歲以上)會因為骨質疏松而導致骨折。低水平的睪丸激素將大大增加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因此適當的藥物治療對于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患者也是必要的。
女性激素、雌激素及男性激素、睪丸激素等在維持骨代謝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多數婦女在45歲~50歲期間會經歷更年期,而絕經期后,女性體內將不再生成雌激素,這種激素的變化將加速骨量的丟失。絕經期后骨量的丟失是婦女患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使中老年朋友遠離骨質疏松癥呢,下面幾個注意事項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
飲食結構平衡合理有助于保持骨的質量。我們身體需要維持一定的礦物儲備以保證骨骼的強壯,鈣是構造和維持骨的結構的主要元素,約占骨重量的67%。同時,骨骼也是身體最大的鈣儲備基地。當血液中的鈣遠低于正常水平時,骨骼內的鈣質會釋放出來,維持心臟、肌肉、神經等器官正常活動。這時就需要通過飲食補充骨鈣的丟失。
我們可以多吃乳品、豆制品、海產、蔬菜、堅果、橙子、西柚和奇異果等,同時減少用鹽量并少吃腌制食物。
日光照射可以加快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質吸收。建議中老年朋友每天日曬時間超過半小時,這勝于多吃不少營養品。
提倡不抽煙,不喝咖啡,減少濃茶、可樂、酒精的攝入量,研究表明,碳酸類飲料可以抑制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