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臍疝的癥狀 臍部可見一球形或半球形可復性腫物。小兒安靜臥位時,腫塊消失。當用力、哭鬧、咳嗽、直立等使腹壓增大時腫物出現,腫物高出肚臍3--4厘米,皮膚表面亮亮的,像是要破的樣子。但以手輕壓可使疝內容物還納入腹腔,并可聽見咕嚕咕嚕水聲,亦可摸到未閉的臍環。有時患兒會出現嘔吐、食欲不振等現象。
嬰兒臍疝癥狀
嬰兒臍疝患兒除臍部呈半圓形隆起外多無其他癥狀,一般如拇指頭大小,在腫物的下半可見到臍痕;患兒哭鬧時腫物增大,疝內容物還納后可觸及疵門,為1.5—2.o cm大小。很少有嵌頓。
嬰兒臍疝是由覆蓋于臍部腹膜之上的臍肌膜發生裂隙所致,瘡囊由此脫出并常與皮膚粘連,有時形成多房。疝內容物多為大網膜或小腸,巨大者結腸亦可進入疵囊內。由于疝門小,反復脫出易發生粘連而成難復性廟。自覺癥狀為局部墜脹不適,有時可伴有心窩部痛。嵌頓時易發生絞窄,出現劇烈腹痛、惡心及嘔吐等機械性腸梗阻癥狀。
非嵌頓者在檢查時位于臍上或下緣有腫物,小者如黃豆大小,大者可達成人拳頭大小,不伴壓痛,臍部短痕多位于腫物基底的側方,臍窩原位不變。疵內容物如果為腸管則多較軟,加外壓時可縮小;如果為大網膜則內容物硬韌不平。發生嵌頓或絞窄時腫物較平素增大,變為硬韌,有明顯壓痛,晚期局部皮膚出現炎癥表現,全身可出現嚴重脫水、酸中毒及休克表現。
嬰幼兒臍疝多表現為在啼哭、站立和用勁時,臍部有一半球形腫物脫出,一般直徑1—2cm,安靜時腫塊消失.一般無明顯不適癥狀。因疵囊不大,很少嵌頓或絞窄。
成人臍疝癥狀
成人臍疝多見于中年肥胖經產婦女。主要癥狀是臍部有半球形疝塊,可回納,常伴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適和隱痛。由于瘡環一般較小,周圍慶痕組織較堅韌,因此。較易發生嵌頓和紋窄。巨大的臍疝呈垂懸狀。
成人臍疝主要臨床表現是站立、咳嗽和用力時臍部有圓形須塊突出,平臥時消失。疝塊回納后可們及疵環邊緣,如果有較多的網膜和腸管突出,則有隱痛和腹部不適。一般鉸小的臍疝可無癥狀。
成人臍疝的疝環邊緣較堅韌,彈性小,不可擴張,發生嵌頓和絞窄的機會多于嬰兒臍疝,臨床表現為突發劇烈疼痛,內容物為腸管時則出現機械性腸梗阻。
總之,臍疝是由覆蓋于臍部腹膜之上的臍肌膜發生裂隙所致,疝囊由此脫出并常與皮膚粘連,有時形成多房。疝內容物多為大網膜或小腸,巨大者結腸亦可進入疝囊內。由于疵門小,反復脫出易發生粘連而成難復性廟。自覺癥狀為局部墜脹不適,有時可伴有心窩部痛。嵌頓時易發生絞窄,出現劇烈腹痛、惡心及嘔吐等機械性腸梗阻癥狀,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