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肝移植的效果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終末期肝病患者成功地接受了肝移植手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重獲新生,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性生活是成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移植前由于疾病的影響,患者的性欲和性功能均下降,移植后這種狀況會逐步得到改善。在我們移植中心,考慮到對腹肌的牽拉,一般建議患者術后8~10周再恢復性生活;對于那些想要孩子的夫妻,要求在移植2年后、機體完全康復、肝功能正常、不再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濃度穩定的情況下才能妊娠;對于希望計劃生育的病人,屏障措施則是最好的選擇。由于可能造成血栓形成、膽汁郁積、加劇高血壓及干擾環孢霉素的代謝進程等原因,口服避孕藥是相對禁忌的。據文獻報道,13%的病例在宮內節育器放置后出現細菌感染,增加了感染的風險,所以宮內節育器也是不贊成使用的。
肝移植術后生活質量恢復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像正常人一樣成為父母。許多進行肝移植的女性正值育齡期,是否能進行正常的生育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醫學觀察發現女性移植受者所生的孩子可能比男性移植受者的孩子要提前發育成熟,或者重量要小于同期妊娠的胚胎,但這并不影響孩子的健康。而男性移植受者的后代與正常人群的后代似乎沒有區別。
在移植肝臟功能恢復正常后,藥物對妊娠的影響成了最令人擔心的問題。研究表明人類使用標準免疫抑制劑后的畸胎發生率是有限的,在使用環孢霉素(CsA)的女性移植患者后代中,出現畸形的情況與正常人群的后代沒有什么區別。雖然環孢霉素能穿過胎盤屏障并且能分泌到乳汁中去,但事實表明該藥物的微量暴露對新生兒的影響是很有限的,于是一些內科醫生允許女性移植患者在適當情況下進行母乳喂養。但我們并不建議在使用硫唑嘌呤時進行母乳喂養,因為即使很小劑量的硫唑嘌呤仍能在乳汁中檢測到它的存在。而他克莫司為基礎的免疫抑制療法與以環孢霉素為基礎的免疫抑制療法相比,妊娠相關性并發癥的發生會更少。
雖然,成功的妊娠已成為評定器官移植是否成功的一項指標,但應該指出的是女性肝移植患者的妊娠仍然是高危險度的,需要協調的團隊進行個人健康的緊密監護。病人監護包括血液化學物質濃度和藥物水平測試、超聲檢查、感染的篩選、肝功能的變化及必要時進行肝活檢。母體和胎兒均應該監測有無巨細胞病毒感染,只有在穩定的肝腎功能狀態下女性肝移植患者才能承受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