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的發病率很高,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或其它療法治療后,復發率亦較高,究其原因,除治療不徹底外,不注意預防痔瘡的發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預防痔瘡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鍛煉
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踢毽子等,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對于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有益于血液循環,可以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結,預防痔瘡,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鐘,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另一種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這是一種內按摩的方法,有運化瘀血,鍛煉肛門括約肌,升提中氣的作用,經常運用,可以改善痔靜脈回流,對于痔瘡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預防便秘
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時間有早,中,晚飯后的不同習慣,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干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后有輕松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不僅排便困難,而且由于糞便堆積腸腔,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礙而使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痔瘡,為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于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秘,另外,晨起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都可以預防便秘,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蹲廁時間過長,或看報紙,或過分用力,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應予糾正。
③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對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于頑固性便秘或由于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長期灌腸,因長期服用瀉藥不僅可以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期灌腸,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而有利于痔瘡的發生,因此若患有頑固性便秘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正確治療。
(3) 注意孕期保健
婦女妊娠后可致腹壓增高,特別是妊娠后期,下腔靜脈受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直接影響痔靜脈的回流,容易誘發痔瘡,此種情況在胎位不正時尤為明顯,因此懷孕期間應定時去醫院復查,遇到胎位不正時,應及時糾正,不僅有益于孕期保健,對于預防痔瘡及其他肛門疾病,也有一定的益處,另外懷孕婦女一般活動量相對減少,引起胃腸功能減弱,糞便停留于腸腔,糞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誘發痔瘡,因此懷孕期間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每次大便后用溫水熏洗肛門局部,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于預防痔瘡是十分有益的。
(4) 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肛門,直腸,乙狀結腸是貯存和排泄糞便的地方,糞便中含有許多細菌,肛門周圍很容易受到這些細菌的污染,誘發肛門周圍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瘡癤,膿腫,女性陰道與肛門相鄰,陰道分泌物較多,可刺激肛門皮膚,誘發痔瘡,因此,應經常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每日溫水熏洗,勤換內褲,可起到預防痔瘡的作用。
(5) 其它
腹壓增高,可以使痔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痔瘡,臨床上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腫瘤壓迫腹腔內血管,可以使痔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痔瘡,肝硬變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癥,可致肛門直腸血管擴張,而引起痔瘡,此時應首先治療肝硬變,不應急于治療痔瘡,因為肝硬變緩解后痔瘡癥狀是可以改善的。
預防痔瘡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去做,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痔瘡的發生,對于已經患有痔瘡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癥狀減輕,減少和防止痔瘡的發作。
防痔小竅門
1、收縮肛門,每天有意識地做3-5次肛門收縮,可增強括約肌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按摩肛門,肛門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痔的發生。
3、坐浴,便后用熱水坐浴,既可以洗凈肛門皮膚皺折內的污物,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保持肛門部的清潔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痔瘡手術后的自我調養
無論是門診手術,還是住院治療,痔瘡患者術后都應注意自我調養,以配合治療,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保持大便通暢
痔瘡術后一般要在24小時以后方可第一次排便,在禁止排便的這段時間里,應多飲水和食用有潤腸作用的飲料如蜂蜜,果汁和青菜汁等,這樣可以促進排尿和避免大便秘結,由于手術損傷肛管皮膚,引起括約肌痙攣,所以第一次排便前應口服麻仁潤腸丸,地榆槐角丸,果導片等潤腸藥物,若大便秘結嚴重,可用石蠟油灌腸,便前溫水坐浴使肛門括約肌松弛,可使排便所引起的肛門疼痛有所減輕,~般講第一次排便常伴有少量鮮血,系糞便摩擦創面所致,屬正常現象,不必驚慌,以后應養成每日晨起排便的習慣,便后坐浴換藥,為防止大便干燥,應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飲食和高脂肪油類,不應每日依靠瀉藥排便,如有便秘,可于臨睡前口服麻仁潤腸丸,地榆槐角丸,牛黃解毒丸或果導片,待大便變軟后應立刻停藥。
(2)便后坐浴
坐浴是清潔肛門,促進創面愈合和消炎的簡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后都必須坐浴,坐浴時先用熱氣熏,待水溫適中時,再將肛門會陰部放入盆內洗滌坐浴,每次20分鐘左右,坐浴可用溫熱鹽水,中藥祛毒湯或1:5000高錳酸鉀液等。
(3)換藥
痔注射術后可將消炎痛栓,洗必泰痔瘡栓,紅霉素栓,馬應龍痔瘡栓等藥填塞于肛門內即可,開放創面除使用上述栓劑外,亦需將凡士林油紗條,中藥生肌玉紅膏紗條或紅粉紗條等填塞肛內并用其保護創面,以利于創面引流。
(4)術后活動
一般講手術創面較大,而傷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間,應盡量少走路,這樣可避免傷口邊緣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腫,延長創面愈合時間,創面愈合后3個月左右不要長時間騎自行車,以防愈合的創面因摩擦過多而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