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皰未潰破時的護理
出現帶狀皰疹,在臨床護理中我們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在皰疹發生面積較小、水皰未潰破時,采用中藥青黛粉調水后用棉簽外涂患處,每天涂4~5次,或用紫金錠研末調水后用棉簽外涂患處,每天涂4~5次,每天用1/5000呋喃西林棉球外洗患處1次。
1/5000呋喃西林外洗有如下優點:(1)可以起到清潔消毒的作用;(2)可以及時了解水皰的轉歸。因為青黛末和紫金錠都是有顏色的,涂藥后不利于觀察水皰的情況。
水皰縮小,皰疹無擴散,皮膚紅斑減輕,疼痛減輕是好轉的征象,否則就是病情加重。
我們操作時動作一定要輕,避免弄破水皰。如患處皮膚有毛發覆蓋,如會陰部及頭皮等,應先剪光毛發。
2.水皰潰破時的護理
(1)清洗
對于傷口較大、分泌物較多,我們一般用1/5000呋喃西林直接沖洗傷口,一邊沖洗,一邊用止血鉗夾住棉球輕輕地擦洗。
如果傷口較小,或分泌物少,可以用呋喃西林棉球輕輕地抹洗。根據情況使用適量的呋喃西林液和棉球。天冷時可一邊照射TDP燈,一邊沖洗,以防止患者受涼。
(2)照射
清洗傷口后,即用TDP燈照射患處,每天2次,每次30~60min,滲液較多的傷口,可增加照射的次數,可以起到干燥傷口,減少滲出物,并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傷口的愈合。
有些患者在初次照射時會感覺疼痛加重,認為照燈作用不好,而且帶狀皰疹多發生在衣服覆蓋的地方,害怕暴露隱私,而不愿意配合,這時候我們應該耐心解釋照燈的作用,解除患者的憂慮,TDP燈照射過程需多巡視患者,及時調整燈的距離,防止燙傷,并在整過程中使用屏風遮擋。
(3)涂藥
用TDP燈照射10min后,傷口的水分已經減少,首先用貝復濟噴灑傷口,在TDP燈照射結束后,再用阿昔洛韋軟膏和百多邦軟膏外涂傷口,每天涂3~4次。
涂藥后盡量繼續暴露患處,如果不能繼續暴露患處時,可以用單層的滅菌紗塊覆蓋傷口,用膠布固定在正常的皮膚上,并囑咐患者臥床時盡量避免壓迫患處。
如果皰疹在背部的,可用衣架放在背后把衣服撐起,如果皰疹在會陰部的,囑患者盡量把兩腿分開,切勿為了不弄臟衣服,而使用不透氣的薄膜覆蓋。
2.2 飲食護理
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保持大便通暢,忌食辛辣、刺激性、發酵的食物,不宜飲酒。
或者飲食時要結合原發病的飲食禁忌,如水腫時要低鹽飲食;如腎功 能衰竭時,要低鹽低蛋白(高優質蛋白)飲食,不宜進食豆制 品、花生等食物。
2.3 心理護理
患者初期由于對疾病不了解,而且都不是原發病,認為自己多災多難,害怕很難治愈,擔心影響原發病,而且由于皮膚的疼痛,都存在恐懼、緊張、自怨自艾的心理。
責任護士及時向患者宣教疾病的知識,指出本病有自限性,治愈后能獲終生免疫,使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4 康復指導
傷口愈合時會有瘙癢的感覺,囑患者勿抓破皮膚,并注意保護皮膚,避免磨擦及外界的刺激,每周為患者修剪指甲2次,穿布質柔軟的純棉內衣、褲。
告訴患者帶狀皰疹愈后會遺留神經痛,特別是中老年患者,有時甚至長達2~3年,以消除患者的憂慮;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防止受涼;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慮,增強抗病能力。
2.5 體會
慢性病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并發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我們應向患者做好衛生宣教,加強皮膚的護理,減少社交活動。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有發熱、疲倦等前驅癥狀時,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早治療和護理,減少其它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