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血
是術后早期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原因有:止血不徹底,抗凝后未結扎的小動靜脈斷面出血;做血管隧道時操作粗暴,損傷皮下小血管;血管吻合技術不正確,吻合口或縫合針眼漏血;人工血管預凝不佳或相關質量問題,致人工血管壁滲血;全身肝素化過度等,觀察及處理如上所述。
(2) 遠端栓塞
由于血管內動脈硬化殘渣、血栓、內膜碎片等脫落導致遠端組織栓塞。避免的方法主要是在吻合的過程中要用肝素鹽水沖洗管腔,縫合最后一針時要排氣或適量放血,使管腔內的氣體、動脈硬化殘渣、血栓和內膜碎片等排除。術后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及時給予抗凝治療。
(3)人工血管過長扭曲
多由于擺放入工血管時測量誤差或留的長度過長,也可能因為血管的彈性因素,吻合前沒有使人工血管拉伸到位,吻合后因血壓的關系使人工血管伸展過長。
人工血管過長則易發(fā)生扭曲,影響血流,甚至引起血栓形成。術后密切觀察患肢遠端皮膚的溫度、色澤及動脈搏動是否良好,如果不能全部良好,至少也要l~2項合格。
(4)腹部手術并發(fā)癥
主髂動脈人工血管旁路術主要是經腹和經腹膜后兩途徑進行,術后可發(fā)生腸粘連、腸梗阻、腹膜后血腫等并發(fā)癥,觀察病人有無腹痛、腹脹、嘔吐及排便排氣停止等癥狀,必要時給予相應處理。
(5)吻合口狹窄
是主髂動脈旁路手術難以避免的遠期并發(fā)癥。主要是因為動脈硬化的進展、吻合口處內膜、細胞增生以及吻合口遠端動脈管腔的內膜增生造成管腔狹窄等。指導病人進低脂飲食,繼續(xù)治療原發(fā)疾病,定期復查。
(6)移植血管閉塞
主要原因早期為人工血管內血栓形成或遠端動脈栓塞,后期常為吻合口內膜增生狹窄,繼發(fā)血栓形成。觀察有無下肢動脈急性缺血表現,如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皮溫下降等,必要時可行多普勒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
(7) 感染
主要原因多伴有血腫、淋巴管瘺、皮膚壞死或移植血管污染等。觀察傷口局部有無紅腫熱痛等表現,嚴重者可出現畏寒、發(fā)熱等全身癥狀,甚至出現敗血癥。應遵醫(y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發(fā)生。同時應警惕人工血管感染。一旦發(fā)生,應立即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
(8)吻合口假性動脈瘤
主要原因為人工血管感染、人工血管材料缺陷、吻合口縫合技術不佳、吻合口張力過大、自體動脈病變脆弱等。觀察吻合口局部是否出現搏動性包塊,可聞及血管雜音,有感染時,還伴有紅、腫、熱、痛等。給予手術治療是唯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