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兩者常相伴發生,造成功能障礙(如咀嚼、呼吸、吞咽、語言、表情、消化等)和外貌的缺陷,因鼻腔失去對塵土、冷空氣過濾和加溫作用,故病員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對這類疾病的治療,主要是采用手術整復的方法,以達到恢復功能和形態接近正常的目的。
我科從1998年起開始實施“微笑列車”行動,即免費為貧困山區的唇腭裂患者實施手術治療。
時至今日,手術人數已達654人次,其中男479人,女175人。年齡從5個月~34歲。本人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也積累了不少經驗,現將此類疾病的手術護理體會闡述如下。
全麻者
按全麻術后常規護理,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及時吸出口腔內分泌物,防止嘔吐物或血液流入氣管內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患兒哭聲嘶啞時,可給予對癥處理(如霧化吸入等),以減輕全麻插管引起的喉頭水腫;如患兒出現鼾聲及舌后墜時應立即處理。
腭裂患者
術后應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如有大量滲血,應立即處理,必要時通知醫生重新縫合。
飲食護理
唇裂患兒術后清醒6~8h后可給予少量葡萄糖水,若無嘔吐、可開始用滴管或湯匙喂乳,如患兒因傷口疼痛而拒食,可適當補充液體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成人病員進流質飲食1周,后由半流質逐步改為軟食;腭裂患者術后2~3周為流質飲食,再改為半流質飲食1周,以后逐步變為軟食,并堅持用湯匙喂食。
每次飯后用漱口水清潔口內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并進行語音訓練。
一般護理
術后病室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除注射抗生素預防感染外,唇部傷口每日用雙氧水、鹽水清潔2~3 次,鼻腔內可用呋喃西林溶液、麻黃素液或氯霉素液滴入,每日3~4次,以減少鼻腔內分泌物,保持創面清潔干燥,防止創口糜爛。勿讓患兒大聲哭叫,唇裂患兒可用唇弓固定。
家長應防止患兒觸摸,碰撞傷口或將手指或玩具塞入口內,避免用吸管飲水,以防造成傷口裂開。
傷口護理
如傷口愈合良好,唇裂術后5~7天拆去縫線,如使用唇弓,至少應于術后10日才能去除;腭裂術后口內的碘紡紗條可于7~12天抽除,如無出血可不再繼續填塞,腭部口腔縫線,于手術后2周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