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類造血干細胞克隆性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疾病.其自然病程只有3個月。近年來,可以用化療、放療等手段遏止病變的白細胞,延長病人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的副作用大,而且給家庭、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國際上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將骨髓移植運用于白血病的治療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起,干細胞移植術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成功,而且還可以治療其他血液病,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根治白血病的醫療手段。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六位(男)和第八位(女),35歲以下成人和兒童居第一位.在我國,急性>慢性, 男>女,其中急非淋最多,其次急淋,慢粒,慢淋少見.成人: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最多.兒童:急淋較多見,慢粒,慢淋隨年齡增長而增多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白血病的發病率不到十萬分之三,全國每年新增四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0歲以下,兒童占50%以上,其中大多數需做移植手術。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同胞間尋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緣關系的捐獻者提供骨髓。雖然無關人群中配對相符率甚至只有四百分之一至一萬分之一,但是它畢竟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夠的捐獻者,還是能為大多數病人提供治愈機會的。
護理措施
1、病情觀察
觀察病人有無體溫升高,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弱,尿量減少等敗血癥表現;有無皮膚黏膜出血加重及頭痛,意識障礙,瞳孔不等大等顱內出血表現;化療后注意觀察有無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等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表現.
2、生活護理
(1)休息:休息可減少病人體力消耗,也可防止外傷及出血等意外發生.
(2)飲食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飲食以補充機體的熱量消耗,保證每天充足的飲水量.
(3)清潔護理:保證病室空氣新鮮,定時空氣和地面消毒,如病房紫外線消毒一日兩次.避免或減少探視.保持口腔及皮膚清潔衛生,預防感染.于進餐前后,睡前晨起用生理鹽水或朵貝爾液漱口,睡前晨起應用軟毛刷刷牙;定期洗澡更衣,勤剪指甲;女性病人應注意會陰部清潔,經期應增加清洗次數;保持大便通暢,便后坐浴,預防肛周感染.
3、用藥的護理
(1)應用化療藥物一般需新鮮配制后,在半小時內用完,以免影響療效.
(2)保護血管.由于化療藥物刺激性強,療程長,所以要由遠端至近端有次序的選擇和保留靜脈,每次更換注射部位.靜脈穿刺應一針見血,穿刺時不扎止血帶,不拍打靜脈,不擠壓皮膚,以避免皮下出血.
(3)防止藥物外滲,減輕局部刺激.不宜選擇最細靜脈穿刺,靜脈滴注速度宜緩慢,防止藥物外滲.如有外滲,應立即停止滴注,并回抽3—6ml血液,以吸除部分藥液,然后拔出針頭更換注射部位.外滲局部冷敷后再用25%硫酸鎂濕敷,亦可用0.5%普魯卡因局部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