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濕是感受暑濕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熱病。多發生于夏令季節,暑濕俱盛之時,尤以南方為多見。其以發病較急,初起見有身熱、頭身重病、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濕郁遏肌表證候為主要特點。根據好發季節及臨床證候特點,西醫的鉤端螺旋體病、腸傷寒、流行性感冒等,以下內容為暑濕的中西治療方法。
一、中醫治療
治療應以清暑、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胃腸道癥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藥物。
感冒中藥方-感冒夾濕
【癥狀】感冒兩周,發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癢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黃膩,脈浮微數。
【治法】祛濕解表
【方藥】蘇葉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殼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陳皮3克,炒萊菔子4.5克,薄荷3克,荊芥3克,甘草1.5克,蔥白3寸
【用法】一劑兩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
【按語】《內經》云:“從外之內而盛于內者,先治其內而后調其內?!贝藢俑忻皧A濕,治療先宜疏解,繼用和脾消滯,清利濕熱。
除此之外,防治暑濕泄瀉藥食兩用中藥及制造方法,由藥食兼用中藥材萊菔子、香薷、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薏苡、荷葉、雞內金、蘆根等制成。生產成本低無環污;產品無人群和年齡之分,口感好、用量小、效果肯定、患者易接受;中藥組方藥材及藥性同時兼顧心、肺、脾、腎等功能保護與協調,充分體現了中醫藥整體觀念和優勢。
使藥效與功能更為全面而標、本兼治,實現了中醫藥性總體傾向于平和且相互提升藥效的極高境界,且因所有藥材法定藥食兼用、功效肯定且沒有毒副作用,適于任何人群而服務面廣;用藥品種與功能簡單明了且無爭議,組方靈活多樣、適應多種病情及選擇用藥更貼切,拓開了中醫藥辯癥施治的具體內容和應用范圍。
二、西醫治療
藿香正氣散是臨床上治療暑濕感冒的主要方劑。霍香正氣劑有多種劑型,但其主要成分并沒有多少變化。由藿香、紫蘇、大腹皮、茯苓、白術等組成的藿香正氣劑,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主要用來治療“暑濕”所致的中暑、感冒和腸胃疾病等。藿香正氣劑各種制劑各有特點,其中,藿香正氣水口感雖然較差,但療效顯著,服用時可以在藥水沖入適量熱水趁熱喝,10分鐘后再飲一杯熱水,使身體微微有汗最佳,服藥后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