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跟腱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護理(例如休息、冰敷、服用非處方類鎮痛藥等) 后會得到改善。如果沒有什么效果,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其他的治療。目前子宮內膜增厚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激素替代療法、子宮切除術、中醫治療。
1、激素替代
用大量的外源性激素去沖擊已經處于紊亂狀態的機體內分泌平衡系統,試圖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是不可取的。尤其是激素的療程長、治愈率低、副作用大等缺點已逐漸引起臨床界重視。
2、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包括物理治療) 往往能夠使跟腱炎在幾周時間內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復。如果這些治療沒有效果,可能需要做手術來切除跟腱周圍的炎癥組織。但是,這往往是最后一種手段。手術治療目的主要是阻止病變向內膜癌發展,適用對象常有以下幾種:
①藥物治療無效或停藥復發者。
②年齡>40歲、無生育要求者。
③與子宮內膜癌鑒別困難者。
④患者選擇手術者。
3、中醫治療
一、氣滯血瘀:經前、經期少腹脹痛,經行不暢,經色黯紅,有血塊,塊下則痛減。乳房脹痛,肛門墜脹,煩躁,舌黯或有瘀點、瘀斑,苔白,脈弦澀。
二、寒凝血瘀:經前、經期少腹冷痛,得溫則舒,經行不暢,經色黯,有血塊,塊下則痛減。形寒肢冷,惡心嘔吐,肛門重墜,大便溏薄。
三、熱郁血瘀:經前、經期少腹灼熱疼痛,喜冷拒按,經期或經前后發熱,月經提前,量多質稠有塊,口苦口渴,煩躁易怒,尿黃便秘,盆腔結節包塊觸痛明顯。
四、氣虛血瘀:經期或經后少腹隱痛,喜按喜溫,經色淡黯,或有血塊。神疲乏力,口淡納差,肛門重墜,大便不實。面色無華,舌淡黯,有齒印,苔白,脈細緩或細弦無力。
五、腎虛血瘀:經期或經后少腹隱痛,喜按喜溫,腰酸膝軟,頭暈耳鳴,月經先后不定期,經色淡黯,或有血塊,或量少淋漓。神疲欲寐,性欲淡漠,艱于受孕,肛門重墜,大便溏薄。
在診斷性刮宮的結果中,如果內膜增生不是子宮內膜癌,那就可能是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增生期內膜或單純性增生”。若病理結果如此,大可不必緊張,這說明子宮沒有器質性病變,只是功能性子宮出血而已。對功能性子宮出血,使用性激素治療效果較好,既可單獨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或雄激素,也可聯合應用進行治療。當然,這些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