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的治療手段有許多,大致有激素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中藥治療等。那么選 用什么方法最好呢?其實,保守與手術,西藥與中藥各有所長。在選擇治療方法與手段時,應根據以下情況來判斷:一是年齡、生育要求;二是癥狀;三是瘤體大小、部位、數目,以及瘤體的發展情況。
1、子宮肌瘤的中醫治療原則
治療子宮肌瘤,要做到消瘤不忘止血,止血不忘消瘤,并得兼顧調理卵巢功能。用藥不可猛攻竣伐,以免損傷元氣。中醫治療子宮肌瘤以益氣活血、化淤消癥、軟堅散結為大法,佐以理氣行滯,扶正固本,以達到止血、消瘤、恢復元氣的目的。
(1) 急治其標,緩治其本
子宮肌瘤多無明顯臨床癥狀。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間肌瘤往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崩漏等,與一般月經病無異。因此,長期流血不止者可先行止血,再根據年齡差異區別對待。應用止血藥(未婚可用復方己酸共黃體酮2毫升,苯甲酸雌二醇2毫升肌肉注射,6-24小時內可止血),可參照崩漏的治療方法及中藥療法進行。血止后,可根據臨床表現,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氣滯者行氣活血,血淤者活血化淤,痰濕者除濕化痰。對于拒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辨癥施治尤為重要。
(2) 久病患者宜攻補兼施
久病氣血虧虛,應適當補益氣血,以恢復機體元氣。一方面起到扶正祛邪作用,另一方面為迫不得已進行手術治療打下基礎??稍诖罅康墓シニ幬镏?,配伍補益氣血的藥物,也可以單純選擇一些補益氣血的中成藥口服。
(3) 病證結合,取長補短
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對診斷所得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采用辨證為主,辨明病因病機、患者陰陽氣血盛衰、經絡臟腑虛實,然后制定治療方法。對于腫瘤的治療,還要以類型、病期來確定疾病的診斷,選擇抗腫瘤的中藥配合使用。這樣通過辨證、辨病的結合,中西醫明確診斷,癥證合參,既注意選擇治療腫瘤的藥物,又注意調整機體的抗病能力,辨證論治從而可提高治療肌瘤的臨床療效。
(4) 局部治療與整體治療相結合
在治療時一定要重視調整全身狀況,才能增強機體的抗邪能力,從而控制肌瘤的發展。要注意局部與全身相結合,如果只見局部,不見整體,一味濫用攻法,不顧正氣,則不但達不到祛邪的目的,反而因藥物本身的不良反應造成機體正氣更虛損。
(5) 治標與治本結合
在本病過程中腫瘤始終是疾病之本,由腫瘤而并發的各種癥狀和疾病發生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急迫癥狀有時可威脅患者的生命。這些癥狀均屬于標,如出血、感染、發熱、盆腔積液等癥;有時標本俱急,則標本兼顧。本不除,標也難治,治本為既定之法,治標為權宜之法。
2、子宮肌瘤何時切好
據統計,35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中,大約有20%的人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惡化的機率很小,一般在1%以下。所以大部分肌瘤不一定要開刀,只需要定期追蹤檢查。當有下列情況時,就應該接受手術治療:
(1) 子宮肌瘤造成患者的大量出血,或長期的經量過多、經期過長致貧血,而藥物難以糾正。此時,開發切除肌瘤是有效的解決辦法。
(2) 子宮如妊娠3個月大小,或單個肌瘤直徑超過5厘米,因為大的肌瘤發生惡化的機率比小肌瘤要大。
(3) 增大的肌瘤出現壓迫盆腔內臟器的癥狀,如向前壓迫膀胱,出現尿頻、尿急,或反復的泌尿系感染;向后壓迫直腸,出現大便困難或秘結等。
(4) 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后,肌瘤不但不萎縮,反而變大。
(5) 子宮肌瘤的患者出現不孕或反復流產,其它檢查正常,就要考慮到其原因可能就是子宮肌瘤所致。
切除子宮肌瘤是否要切子宮呢?這要根據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癥狀嚴重程度而決定。
溫馨提示
患有子宮肌瘤而無癥狀者,應定期檢查,如3-6個月做1次盆腔B超或婦科檢查。如果年齡較大的女性,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絕經后又有陰道流血應警惕是否發生肉瘤變性。月經過多者應積極糾正貧血,預防貧血性心臟病、心肌退行性病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