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近些年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截止11月份,今年的抑郁癥發病率已經比去年同比高出了15%,狀況令人堪憂。并且奇怪的是,重度抑郁癥患者已經占到了抑郁癥患者總數的57%以上,大約有50多萬人,據病歷顯示,這些人普遍都在好多家醫院進行治療過,藥也沒少吃,但是情況就是不見好轉,反而越演越烈。
中國古代著名的神醫扁鵲,與蔡桓公曾有“諱疾忌醫”的故事,告誡人們要正式自己的病情。但是過猶不及,這類抑郁癥患者,大多數都是在對待自己的病情時,過于緊張、心切,病急亂投醫,看見哪家的治療效果好,道聽途說就去了,結果就是經過無數次的治療,病情反而越加惡化。
今年這種情況尤為嚴重,其實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于任何疾病當中,很多家長,甚至自己對于健康和疾病的認識不足,對于五花八門的治療方法和機構也認識不足,沒有辦法辨別那種治療的方法對于自己的額病情最為有效,所以自己的疾病就因此耽誤了很多。同樣不能達到準確治愈疾病的效果。
2003年~2012年期間,平均每年接受抑郁癥治療的人群中,輕度患者大約有78%,約為100人左右。其中又有60%人在接受治療過后在沒有復診,復診率為零,已經完全康復。這其中并不是由于某些人受到了上天的眷顧或者幸運,這些患者普遍有一個特點,就是經過網上查找資料、詢問曾經治療過的人的治療效果才確定要進行治療,治療的過程中及時跟醫生溝通,遵從醫囑,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和自身狀況進行調節,病情逐漸消失,很多人已經恢復到患病前的狀態,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了。相反,那些重度的抑郁癥患者中,大約有84%以上的人都是經過了多家醫院、多種療法的反復治療,患者的身體已經出現抗藥性,心里狀態也十分差,普遍有不相信醫生、不相信醫院的心里。
這些人就是典型的“病急亂投醫”的受害者,并且由于治療不及時而耽誤了病情,而是治療的方法不對。當然沒有一種萬能的方法能夠讓所有的患者都適用,但是這個治療疾病的心態需要在治療過程中及時作出調整,保證彼此的信任,保持理性,對于疾病的各方面影響因素的周全把握,是成功治愈疾病的前提,也是十分重要的保證。
據悉,每年都有上萬人死于抑郁癥的折磨,并且近年來抑郁癥的發病率呈現了低齡化的趨勢,狀況不容樂觀。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的心情,適時舒緩壓力,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必要時,每天抽出時間,做些運動,長此以往,無論是對健康的身體還是患病的身體,都有十分巨大的幫助。抑郁癥患者的家屬們也要增強信心,保持平衡的心態,切忌病急亂投醫。持之以恒,抑郁癥患者一定能重新回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