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腎病的人群有很多,孕婦也是很容易患有腎病的,所以就有一種疾病叫做妊娠期腎病,孕婦患有腎病是很危險的,所以了解妊娠期腎病一些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孕婦容易患哪些腎臟疾病
1、妊娠期急性腎功能衰竭
在妊娠初3個月和末3個月容易發生本病。多因非法墜胎,敗血癥流產,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子癇等而引起,也有的是由于胎盤早剝,羊水栓塞,大出血所致,在懷孕后,妊娠期水腫,高血壓和蛋白質是三個危險信號,務須引起高度重視,本病較為兇惡,應百倍警惕,加強防治,減少發生。
2、尿路感染
有的婦女懷孕后,出現腰痛,尿痛,小便次數增多,并伴有發燒等尿路感染癥狀,婦女妊娠后,胎兒在子宮一天天發育長大,使鄰近器官如膀胱,直腸,輸尿管等受到壓迫,常會發生尿液排出不暢,引起尿潴留,容易有細菌生長,繁殖,導致尿路感染的發生。
有人統計,孕婦無癥狀性菌尿(即尿中有細菌生長)占10%。這些孕婦如果不進行治療,其中40%可以發展為急性腎盂腎炎。
妊娠后要注意預防急性腎炎的發生,從懷孕初期就應定期到醫院查尿,做尿常規培養,若發現有細菌發生,可根據所培養的細菌種類,選用有效的抗生素進行徹底治療。
3、妊娠中毒性腎病
這是對妊娠婦女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疾病,在孕婦中發病率很高,尤其是年輕初產婦和高齡初產婦發病較多,另外,懷孕后羊水過多,多胎,葡萄胎,患有高血壓或有腎臟病的孕婦也容易發生妊娠中毒性腎病,本病的臨床主要表現為妊娠水腫,妊娠高血壓,輕度先兆子癇等,患者常伴有頭痛,視物不清,嘔吐,抽搐,昏迷等癥狀,這種病的病死率很高,孕婦應特別當心。
要預防妊娠中毒性腎病,孕婦就要注意定期進行檢查,早期發現可疑癥狀,及時進行診治,嚴防病情發展。懷孕6個月后,若出現兩下肢,足背水腫,應到醫院做詳細,全面的檢查。如果發現尿中有蛋白,血壓升高,應進一步確診是否患有妊娠中毒性腎病,一旦發現,要積極做好治療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