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讓腫瘤患者生命延續成為可能
2011年,偉大的蘋果靈魂締造者--喬布斯因罹患胰腺癌不幸逝世。
2012年,曾在《書劍恩仇錄》里飾演霍青桐而深受觀眾歡迎的香港演員羅慧娟,因患胰腺癌而在家中逝世,年僅45歲,她是繼帕瓦羅蒂、沈殿霞之后,又一位遭遇胰腺癌毒手的明星。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改變,胰腺癌發病率正悄然上升,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如上海,胰腺癌的發病已經達到12至14/10萬。由于早期診斷率低、手術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需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惕。胰腺癌的發病率近幾年來上升了4倍多,達到十萬分之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超越胃癌,而且年輕化的趨勢十分明顯。過去是老年人居多,現在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已經成為主力隊員。
胰腺癌到底是一種什么病,為何被稱為“癌中之王”呢?不幸患了胰腺癌,還有救嗎?怎樣才能再次重塑胰腺患者的生命?胰腺癌臨床都有哪些癥狀表現呢?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能有效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命周期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很榮幸地采訪到解放軍第102醫院腫瘤專家張軍主任,有請張主任為我們帶來精彩的癌癥知識分享。
專家簡介
所屬醫院:解放軍第102醫院 腫瘤生物治療中心
職稱:主任醫師
專業擅長:擅長診治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賁門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疾病,對
腫瘤類疾病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在業內有著較高的聲譽。
所獲榮譽:主編數本醫學雜志,先后多次獲得省級“醫療先進個人獎”,曾多次在國家雙
核期刊發表醫學類論文。
主持人:胰腺癌到底是一種什么病,為何被稱為“癌中之王”呢?
張主任:胰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生于胰頭部,胰體次之,胰尾部更次之。胰腺是一個腺體,它既是一個外分泌器官,又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從體積上來說,執行外分泌功能的結構在胰腺中占的比例比較大,分泌出含有多種消化酶的胰液,胰液通過胰腺導管流入腸道,幫助消化食物。由于消化道是與外界相通的,所以稱為外分泌。這部分如果發生炎癥,將會使強大的消化酶進入腹腔,造成胰腺炎;這個部分的細胞發生癌變,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胰腺癌。雖然醫學界對診療胰腺癌進行了不懈努力,但是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也就是說,在所有得胰腺癌的患者中,只有5%的人能活過5年,這也是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哪些人更易患上胰腺癌呢?胰腺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張主任:胰腺癌的發病以中老年男性為多,男女比例為1.5:1,抽煙是明確的致病因素,飲食過于油膩、喜歡吃“紅肉”也會提高患病風險。胰腺癌的遺傳因素明顯,家族中有1人發病則患病風險是一般人群的4倍,2個人發病升至12倍,3個人發病則高達40倍。胰腺癌的發病還和人體本身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病變、口腔疾病等相關。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倍。因此,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發現患糖尿病一定要檢查胰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