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不重者無臨床癥狀,血糖增高顯著或持續時間長的病兒可出現脫水、煩渴、多尿等表現。呈特有面貌,眼閉合不嚴,伴驚恐狀。體重下降,血漿滲透壓增高。嚴重者可發生顱內出血,常出現糖尿,尿酮體陽性,可伴發酮癥酸中毒。醫源性高血糖癥較其他病因發生為高。常見于早產兒,多由于輸注葡萄糖溶液的速度過快或不能耐受所致。醫源性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較多。
1.醫源性高血糖癥? 應根據病情暫時停用或減少葡萄糖入量,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并監測血糖加以調整。腸道外營養應從葡萄糖的基礎量開始,逐步增加。 2.重癥高血糖癥? 伴有明顯脫水表現時,應及時補充電解質溶液,以迅速糾正血漿電解質紊亂狀況,并降低血糖濃度和減少糖尿。 3.胰島素? 對空腹血糖濃度>14mmol/L(250mg/dl)伴尿糖陽性或高血糖,且持續不見好轉者,可試用胰島素0.1~0.3U/kg,6~12h一次,密切監測血糖和尿糖改變,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4.糾正酮癥酸中毒? 高血糖持續,尿酮體陽性,應作血氣監測,并及時糾正酮癥酸中毒。 5.去除病因? 治療原發病,如停用激素、糾正缺氧、恢復體溫、控制感染、抗休克等。
高血糖癥主要為醫源性,同樣可引起腦損害。因此應重視血糖的監測,做到預防為主、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才能降低發生率、減少腦損害。預防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葡萄糖輸入的速度,臨床上應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監測? 對母分娩前短時間內和新生兒在產房復蘇時用過葡萄糖者,入病房后先查血糖(用試紙法或微量血糖法),然后決定所需輸糖速度。2.慎用高滲葡萄糖? 在新生兒窒息復蘇時及低體溫等情況下,應慎用25%高滲葡萄糖,稀釋藥物以5%葡萄糖為宜,應考慮在應激狀態下,血糖往往不低,且易有高血糖的可能。3.調整輸糖速度和濃度? 對早產兒、SGA,尤其在有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時,輸葡萄糖速度勿>5~6mg/(kg·min),應監測血糖、尿糖,以調整輸糖速度和濃度。4.腸道外營養? 進行腸道外營養的新生兒,補充熱卡不能單靠提高葡萄糖濃度來解決,應加用多種氨基酸液和類脂質以達全靜脈營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