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習慣一:鍛煉過度
有一些人特別是長期缺乏運動的辦公室一族,往往一時心血來潮,想快速增強體質或瘦身減肥,超負荷大強度鍛煉,跑步、跳繩、登山、每天上下樓等,結果很多人因此導致關節受傷,有的病情還比較嚴重。平時很少鍛煉者,猛然間大強度運動,會使關節一時難以適應,會導致關節韌帶、半月板、滑膜等組織損傷,并可能進一步傷及軟骨,加速軟骨退化,加快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不良習慣二:大吃大喝
飲食與關節還有關系?沒錯。首先,長期過多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會導致肥胖,而肥胖會顯著增加髖、膝、踝關節負擔,加速關節軟骨磨損,引發骨性關節炎。若人們把體重降至正常水平,年老時患骨性關節炎的危險會大幅降低。
此外,大吃大喝還會導致機體代謝功能障礙,引起痛風,這會使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引起關節損傷及炎性反應,導致痛風性關節炎。
不良習慣三:忽視保暖
冬季著裝過少,長期受寒涼刺激,夏季空調室內溫度過低關節受涼,以及劇烈運動后大汗淋漓狀態下不注意保暖而受寒等,都可導致關節疼痛,影響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嚴重者會損傷軟骨健康,加速關節老化。有研究顯示,長期受寒涼刺激可能是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個誘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