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并發癥狀比較常見,大家對乙肝也有一定的了解,據調統計乙肝的發病人群占全國人口高達十分之一,也就是約近1.3億人口,而還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口是慢性乙肝患者。很多肝病患者具有家族遺傳史,此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的傳染病,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一、傳統保肝治療
一般我們采取的比較傳統的治療肝臟的方法就是傳統保肝治療,但是這種方法只治標并不治本,保肝只能作為日常保健,病毒不能抑制或者殺滅,導致肝臟被病毒侵蝕最終導致肝病惡化,轉變為肝硬化、肝癌。藥物分布全身,達不到殺滅病毒作用。
二、免疫調節治療
免疫治療是在治療乙肝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一般采用抗免疫治療,療程長,須聯合用藥。免疫調節細胞比例失調或免疫調節分子消長失控常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紊亂,并可引起疾病。
三、乙肝抗病毒治療
乙肝抗病毒治療是治療乙肝比較重要的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因為只有長久抑制或者清除乙肝患者體內的病毒,乙肝患者的病毒才能長久穩定。目前我國治療乙肝主要是抗病毒藥物治療和干擾素治療,而藥物治療主要是用來抑制病毒的復制,并不能徹底殺滅病毒,清除病毒,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極易造成病人的耐藥,病毒基因的變異和病情的反復。
專家表示,雖然目前乙肝很難完全治愈,但現有的兩大類抗病毒藥,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可以有效地把疾病控制住,如抑制乙肝病毒到最低水平乃至在血中檢測不到,實現e抗原的轉陰或血清轉換(大三陽轉為小三陽),轉氨酶恢復正常等。堅持長期正規的抗乙肝病毒治療,定期復查,病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乙肝患者可以正常地工作和學習。
白種人中A基因型和D基因型較多,而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乙肝病人中,絕大多數為B基因型和C基因型。A型和D型的病人使用干擾素治療效果要好于B 型和C型。一類新型的用于治療慢性乙肝的核苷類似物替比夫定(素比伏)專門在中國病人中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2年的結果顯示,替比夫定用藥2年,具有很強的病毒抑制作用。在中國病人中e抗原轉陰率也很高,達40%,血清轉換率達29%.
溫馨提示:乙肝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用藥,乙肝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忌濫用激素和抗生素,避免抽煙喝酒,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品。不要過多的食用蛋白質食品,如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很容易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癥。
【參考文獻:《別慌!我是乙肝戰士》《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