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側或兩側彎曲或局部突起,妨礙鼻腔通氣及鼻竇引流,易誘發鼻竇炎及呼吸道感染;形成鼻中隔膿腫后會造成軟骨軟化壞死,使鼻梁下塌,影響容貌;嚴重者會造成顱內感染。傳統治療須住院進行開刀手術,費用高昂且術后恢復慢、復發率高,很多患者因此望而卻步,飽受著病痛的折磨,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習和工作。
鼻中隔偏曲表現癥狀
視偏曲程度和位置,可有下列癥狀
1.鼻塞
這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見的癥狀,多呈持續性鼻塞,如一側偏曲為單側鼻塞,若中隔呈“S”形偏曲則為雙側鼻塞。
2.鼻衄
偏曲的突起處粘膜薄脆,受吸入的氣流刺激,日久可發生刺激性炎癥而致鼻出血。此類出血多為少量,偏曲的位置多在中隔的前部。
3.反射性頭痛
如偏曲部分正位于中鼻甲或下鼻甲,且與鼻甲接觸甚至相抵,常引起同側頭痛,也可成為鼻部神經痛原因之一。鼻內滴用血管收縮劑或鼻粘膜表面麻醉后,頭痛可減輕或消失。
4.臨近結構受累癥狀
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對應處,壓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氣化過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礙開口于中鼻道的鼻竇引流。日久可誘發鼻竇炎并產生各種癥狀。
5.血管運動性鼻炎癥狀加重
若將偏曲部分矯正,則鼻炎癥狀明顯減輕。有人將此鼻炎稱“結構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治療
凡有明顯的上述表現之一,并考慮與鼻中隔偏曲有關者,都可作為手術的適應癥。
目前,鼻中隔偏曲的手術方式主要有
取坐位,以額鏡照明,在前鼻鏡下實施的傳統手術方式和取仰臥位,鼻內鏡下實施的現代微創手術方式。
采取的手術術式主要有
黏骨膜下切除術,矯正術和成形術3種術式,最好的方式是選用內鏡下鼻中隔成形術,以更多的保留鼻中隔內的軟骨和骨性結構,而盡量避免采取黏骨膜下切除術和矯正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