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皮損有多種,但幾乎都有紫癜或結節。中性多核白細胞外滲至周圍組織時也可出現膿皰。皮損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如背部、上肢、臀部等處,呈對稱分布。皮損有自覺疼痛、癢或燒灼感,有的無自覺癥狀,有壓痛。皮損愈后留有色素沉著,如有潰瘍愈后可有萎縮性疤痕。病變急性發作時,損害成批出現,分布廣泛,伴小腿水腫,病情較重。損害慢性經過者,反復發作持續數月或數年。病變輕者2~4周可愈。有的皮損相互融合,并向四周擴展成為大片損害,在膝、肘及手部多見,似持久隆起性紅斑表現。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中醫一般采用什么方式來治療血管炎。
中醫治療方法:
(一)毒熱熾盛
皮損為紅色斑丘疹、丘疹、紫癜、瘀斑,疼痛較重或有灼熱感。舌質紅或絳,苔黃,脈弦或滑數。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方藥:涼血五根湯加減:白茅根30g、瓜簍根15g,茜草根15g,紫菜根15g,板藍根30g,連翹15g,赤芍15g,丹參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
(二)氣血兩虛
皮損出現慢性潰瘍,肉芽不新鮮,生長緩慢。疼痛較輕,舌質淡可有齒痕,苔薄白,脈弦細或沉細。治宜氣血兩補。方藥:八珍湯加減:當歸10g,川芎5g,白芍6g,熟地15g,人參3g,白術10g,茯苓8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
常見的血管炎治療的方法如下:
①去除病因,消除過敏原;
②治療基礎疾病,如結締組織病,腫瘤;
③局限于皮膚的血管炎,常用抗組胺類藥,如氯苯那敏12毫克/天,苯茚胺75毫克/天,分3次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布洛芬0.4克,每天 2次;
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潑尼松,或加用環磷酰胺;
⑤抗血小松聚集劑可用阿司匹林,每天每千克體重3-10毫克,血管擴張藥用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或硝酸異山梨醇(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口服.
飲食對血管炎的治療也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1桑椹湯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紅糖適量調味,去渣飲用.適用于腰酸頭暈者.
2赤豆桃仁蓮藕湯桃仁15克,赤豆60克,蓮藕100克,洗凈切成小塊,加清水適量煮湯,以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赤豆及蓮藕.適用于肢冷血脈不和者.
3黃豆冬瓜皮湯冬瓜皮60克,黃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飲用,適用于患肢浮腫,全身貧血者.
4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紅棗7枚,紅糖適量著熟后服食.適用于肢體浮腫者.
5丹參酒白酒500克,紫丹參90克,浸泡一周后,每次容易飲30毫升,1日1-2次.適用于脈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以上就是關于“中醫一般采用什么方式來治療血管炎”的詳細介紹,應保持良好工作情緒,關心、體貼、鼓勵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釋、安慰工作,避免他人談論任何使患者煩惱、激動事,協助患者克服各種不利于疾病治療的生活習慣和嗜好。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