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管瘤的治療應由醫生根據孩子的年齡、病變種類及發生部位確定。除發展迅速或生長部位比較特殊外,通常宜先觀察一個階段,再作處理。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冷凍、激光、及硬化劑注射,也可用放射性磷、放射性鍶敷貼于腫物表面及手術切除等。一般早期治療,效果良好,治愈率高,且不留下痕跡。
(一)治療
1.無需治療
(1)新生兒斑痣:一般在數月內逐漸自行消失,無需治療。
(2)皮內毛細血管瘤:一般無須治療,必要時,可用化妝品掩飾,偶爾行切除。
2.非手術治療
包括干燥法、冷凍法、摩擦法、硬化劑、低電壓、電凝法、短距離放療、激素療法等。如蜘蛛痣可用燒紅的針頭刺燒腫瘤中央,效果較好。
3.手術治療
如手術面積大,可分期手術,并可植皮。手術要在5歲前進行,以免對兒童產生心理影響。
4.全身治療
采用本治療的病例必須經過嚴格選擇,限用于嬰幼兒。適應于血管瘤生長發展迅速者;反復發生出血、潰瘍或感染者;瘤體影響呼吸、吞咽及進食者等。一般常用潑尼松,劑量為2~3mg/(kg·d),口服2~3周。顯效后劑量減為1mg/(kg·d),再減為0.75mg/(kg·d)。
(二)預后
根據腫瘤分型、發生部位、范圍和有無合并癥而不同,能自然消退或經治療可根除者預后好,顱內血管瘤如斯特奇-韋伯綜合征,因有癲癇和智力低下而影響預后。
發生在嬰幼兒面部的血管瘤多種多樣,其中毛細血管瘤最為常見,這也是嬰幼兒血管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最初可能只是很小的紅點,但是隨著病變的生長,血管瘤會有紅色變成深紅甚至是紫紅色。沒治療前首先要保持局部病灶部位清潔、干燥,很多家長認為血管瘤容易破潰、出血,所以不敢輕易給患兒洗澡或者清洗局部病灶部位,反而造成了細菌繁殖,造成瘤體破潰、出血、感染。
溫馨提示:要注意安全,寶寶臉上血管瘤容易被爪破,一方面嬰兒手指活動不受限制,沒有自主行為,抓破患處。另一方法受到不完全的因素刺激導致瘤體破裂而出血,注意安全,避免瘤體破潰出血。重要的一點早期治療,寶寶臉上血管瘤隨著年齡的增長瘤體面積會越來越大,那么發生破潰以及其他并發癥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早期治愈是預防這些危害發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