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對血管瘤疾病都是比較熟悉的,而且血管瘤患者的身體會長期受到傷害,很多人因為對于血管瘤了解不夠,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方法。血管瘤屬于皮膚科。那么,小兒血管瘤掛什么科,怎么治療呢?
1、注射治療、冷凍治療
這是常用的兩種方法,可以使用藥物注射到患者的血管瘤部位。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無菌性炎癥,腫脹消失后出現局部纖維化反應,使血管瘤、血管腔縮小或閉塞。冷凍治療用于血管瘤治療小范圍表淺病損可酌情采用,治療時利用液氮的揮發造成的強低溫,通常狀態下低于-20℃,將病損區皮膚、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圍組織冷凝,使其細胞內形成冰晶,并導致細胞破裂、解體、死亡,再經過機體修復過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會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療后常留下嚴重缺損性畸形及功能障礙。出現治療不徹底。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也是較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但是也可能會有副作用。它采用外科手術方法,將病損組織切除來達到治療目的。對于獨立且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況下,病損區血管豐富,血量大,手術時出血量極大,常常引起嚴重的失血性休克,術中需要大量輸入全血,手術難度大,危險程度高,而且手術費用昂貴。
3、放射(同位素鍶90)治療
就是通常說的藥片敷貼治療,源于上世紀70年代,最常用的是同位素鍶90敷貼,當然還有P32膠體注射,以及淺層X線直接照射,其治療的共同原理是利用放射元素所產生的核輻射射線對病損區組織細胞核進行轟擊,使其中的DNA鏈、RNA鏈斷裂,終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細胞死亡和解體,在治療部位造成放射性損傷,以達到治療效果。僅能用于草莓狀血管瘤的治療,而且主要對輕微表淺的血管病變效果較好。
4、光動力激光療法(又稱光敏激光療法)
基本治療原理大同小異,只是在激光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光敏劑來增加激光的療效。需先將光敏劑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再用黑光燈或長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區域,光敏劑激活后產生光化學反應并導致血管瘤部血管內膜及間質出現光敏損傷,激活內源性凝血系統,進而引起血管內凝血和血栓形成導致血管壁進一步損傷與破壞,使血管管腔閉塞,以達到治療目的。主要用于葡萄酒色斑及鮮紅斑痣的治療,但此療法在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后一個月必須嚴格避光,否則將出現嚴重的光敏反應,具有風險性。
以上就是關于“小兒血管瘤掛什么科”的介紹,希望對您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