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患兒有哪些治療方法?專家表示,很多小兒弱視患兒,眼部器質病變不明顯,因功能出現障礙而導致遠視力0.8,不能對視力進行矯正時,即為弱視。在我國,小兒弱視患者約為一千萬,臨床治療弱視有利于保護兒童的視力。異常的視覺環境致使兒童的視覺得不到正常的發育,從而形成弱視。視覺在成熟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弱視,但是也容易矯正。視覺發育的敏感期為出生后的半年,也可能會推遲至4歲到6歲。在此期間,如果沒有及時對弱視進行治療,將有可能會失去良好的治療時機,甚至無法治愈;這一時期弱視患者的病因多為形覺剝奪、屈光參差、屈光不正及眼斜等,如能及時控制以上因素,并對弱視進行積極的治療,將有可能治愈弱視,這與本研究的臨床治療效果一致。
有研究發現,屈光參差、屈光不正的程度與小兒弱視的輕重程度是一種正相關的關系;輕度及中度弱視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一般治愈率可達到97.8%;而重度弱視的臨床治療效果相對較差。斜視弱視、屈光參差及屈光不正是弱視的主要原因,治療后兩種類型的弱視,可取的較好的療效,前一種的療效相對較差;此外,中心注視的臨床療效優于旁中心注視的臨床療效。當前,治療小兒弱視的臨床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為遮蓋療法。本院為患者治愈弱視之后,仍采用減少遮蓋法來鞏固療效。治療小兒弱視的實質為矯正訓練,每天要堅持訓練,并形成習慣,否則,很可能會前功盡棄。所以,應堅持長時間配鏡治療,并每年進行一次驗光復查,以避免屈光狀態發生改變引起眼鏡不合適,對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在患者的視力開始恢復正常及正位時,不能馬上將眼鏡去掉;可將其屈光度逐步降低,不能讓患者長時間戴足矯的眼鏡,以免對眼球的調節功能及發育造成影響。
在治療后,如發現患者的視力下降,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以減少復發,從而將治愈率提高。引起小兒弱視的原因多為雙眼視覺喪失或紊亂,重建及恢復雙眼視覺依賴于提高視力,而視力得到提高后,只有雙眼共同使用才能使視力得以鞏固,因此應加強訓練患者的三級視覺功能。鞏固小兒弱視的治療療效及預防疾病復發的重點在于使雙眼可以單視及實現雙眼功能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