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術式于1981年Duckett首先報道〔1〕,實施200余例,僅1例發生尿瘺,李衷初〔2〕報告用本術式治療陰莖頭型或冠狀溝型的尿道下裂100余例,效果滿意。
其方法為
通過龜頭正中切口,及兩外側龜頭瓣的覆蓋,把尿道外口前移到龜頭正位。
其特點為
操作簡單,設計合理,手術效果好,術后外觀完美,基本與正常相似,并發癥少,目前在世界上已被廣泛應用,如異位尿道口腹側皮膚較厚,彈性較好則前移容易,有較多軟組織縫合固定,可避免前移之尿道口回縮,如張力大則前移的尿道口有可能向近側退縮,甚至退回至冠狀溝。
本術式于1981年Duckett首先報道〔1〕,實施200余例,僅1例發生尿瘺,李衷初〔2〕報告用本術式治療陰莖頭型或冠狀溝型的尿道下裂100余例,效果滿意。
其方法為
通過龜頭正中切口,及兩外側龜頭瓣的覆蓋,把尿道外口前移到龜頭正位。
其特點為
操作簡單,設計合理,手術效果好,術后外觀完美,基本與正常相似,并發癥少,目前在世界上已被廣泛應用,如異位尿道口腹側皮膚較厚,彈性較好則前移容易,有較多軟組織縫合固定,可避免前移之尿道口回縮,如張力大則前移的尿道口有可能向近側退縮,甚至退回至冠狀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