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淚道堵塞會影響患兒的視力,長期不愈的話還會在患兒眼部堆積大量細菌,有致盲的危險。為了徹底解除小兒淚道堵塞的潛在威脅,我們要學會治療小兒淚道堵塞的最佳方式。
小兒先天性淚道狹窄的治療
先天性淚道狹窄在出生后6個月常可自行消解.用指尖按摩方法將淚囊的內容物擠壓入鼻淚管,每日2次,可加速解除阻塞.復發感染時則需間歇的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如果阻塞不能自行消解則應擴張淚點和探通淚液排出系統.對嬰兒施行探通時常需進行短暫的全身麻醉。
小兒后天淚道狹窄的治療
對后天淚道狹窄則可滴局部麻醉劑例如0.5%丙氧苯卡因后進行擴張淚點,然后用鈍頭的淚管細針頭將等滲鹽水緩慢地沖洗鼻淚系統(在鹽水中加1滴熒光素便很容易發現鼻腔阻塞).如果此法失敗,則施行淚道探通或可使其通暢,對不完全阻塞者逐步用增粗的探針探通,再用無菌等滲鹽水沖洗,或可成功;完全阻塞者則需手術治療,從淚囊打通進入鼻腔。
小兒淚道堵塞的常規療法
人的淚道一端開口在內眼角,另一端開口在鼻腔內,淚腺分泌的眼淚經淚道不斷地流入鼻腔。如果在胎兒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淚道內有膜殘留或完全閉鎖,生后出現淚道不通。
淚道不通的早期表現主要是淚液流通不暢。新生兒出生1-2周,即使在不哭時也眼淚汪汪,不停地流淚。繼而出現結膜炎,并可在鼻梁根部的淚囊處出現腫塊,壓迫時有粘液自內眼角流出。相關文章:小兒淚道堵塞的治療和危害
淚道不通是眼部潛在的病灶,易繼發感染,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應及時治療。已有感染者,可先用抗生素眼藥水點眼以控制感染,然后由眼科醫生行淚道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