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并不少見的先天性畸形。專家指出:主要由于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松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
1.肩關節脫位
典型的癥狀是扁平方肩,肩峰下邊有一凹陷,并且可摸到肱骨頭,患者手不能貼胸去摸另側肩。肱骨下脫位的整復時,伸臂,肩半外展,牽引,在腋內推肱骨頭向上。前脫位時,要屈肘,上臂貼胸,外旋肩關節,肘貼胸向前移,橫過胸前,旋肩關節,將手放到內側肩;后脫位時,使肩半外展,屈肘,外旋肩,肘向前移,用手推肱骨頭。復位后常用繃帶固定一個半月。
2、肘關節脫位
救護人握住患者前臂,慢慢牽引,保持牽引力,屈曲肘關節,恢復原來位置。
3、下頜關節脫位
救護人先將兩手的大拇指包上紗布,放在對方兩側下臼齒上,拇指壓迫兩側臼齒,其余四指握下頜弓,提起下巴后上方輕推,大拇指從牙上滑出。此時,可聽到滑動聲響,表示已復位。復位后,傷員上下牙齒可對齊,可自由張嘴,但在一個月內不宜大張嘴。
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治療方法就為您介紹這么多,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的話,歡迎隨時聯系我們的在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