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為先天的脊柱畸形,脊椎管閉合不全,常伴有脊髓的發育異常。脊柱裂分隱性脊柱裂和囊性脊柱裂。隱性脊柱裂較常見,多發生在腰骶部。本文只討論隱性脊柱裂的針灸治療。
中醫學按癥狀表現,可把陰隱性脊柱裂歸屬于“痹證”、“痿證”、腰痛”等范疇。并認為由先天不足而致。
辨證
在椎骨缺損表面可見異常毛發或色素沉著、血管瘤、皮下脂肪塊、皮膚小凹或皮膚瘺管。多數患者沒有神經損害,但部分可有兩下肢感覺及運動障礙,常有足部畸形、足趾動作障礙、遺尿、尿失禁、便秘等表現。
部分患者有腰骶疼痛,并可放射至臀部及下肢。X線檢查見有椎管閉合不全。
治則
無癥狀的隱性脊柱裂不必治療,部分有腰骶痛、神經系統癥狀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者可用針刺治療。以溫補為主。
針灸
主穴
1.括約肌功能障礙取穴
秩邊、氣海、關元、中極、足三里、三陰交;
2.下肢功能障礙取穴
環跳、陽陵泉、足三里、承筋;3.腰骶部疼痛取穴:大腸俞、關元俞、膀胱俞、胞盲、委中。
注意事項
1.隱性脊柱裂用針灸治療是一種對癥療法,如果神經系統癥狀呈進行性發展,宜行手術治療。
2.囊性脊柱裂應作手術治療,如果暫時用針刺療法去緩解癥狀,則囊腫處不可針刺,以免引起腦脊膜腔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