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貧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長發育速度過快。生后頭幾周的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生長速度更快,血容量亦隨體重增加而同時迅速增加,而此時骨髓的造血功能相對不足,從而引發貧血。以下內容為大家介紹一下早產兒貧血的癥狀與并發癥。
早產兒貧血的癥狀:
患者早期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嘴唇、指甲顏色變淡等;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惡心、腹脹、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動等,年長患兒還會出現頭痛、頭暈、眼前有黑點等,患病時間長的患兒常常會出現容易疲勞、毛發干枯、生長發育落后等。缺鐵性貧血的主要表現除了皮膚黏膜逐漸蒼白(嘴唇、指甲顏色表現最明顯)、食欲降低、嘔吐或腹瀉以外,有的孩子還會出現異食癖如喜歡吃泥土、墻皮等;精神委靡或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下降等。
1、貧血較重者,可出現持續性心動過速(160次/分),無肺內疾病而呼吸急促(>50次/分),有時呼吸暫停提示缺氧的癥狀。喂奶困難、表情淡漠、易疲勞、體重增長減慢。
2、生后4-10周若伴有維生素E缺乏可因溶血性貧血而引起荒誕,啼哭不安、少數出現眼瞼、下肢、足、陰囊水腫等。
急性失血伴低容量性休克者,應通過臍靜脈導管的立即輸全血或袋裝紅細胞,15ml/kg輸注5分~10分鐘以上來糾正,可重復輸注直到恢復正常循環。如果不能立即輸血,可開始輸入同樣容量的膠體液(5%人體白蛋白或新鮮冷凍血漿)或0。9%生理鹽水支持循環。如果休克持續,應重復給予輸血,膠體液或生理鹽水。通過臍靜脈插管(用X線確定導管頭部在膈肌的上方)監測中心靜脈,以幫助確定血循環缺失恢復的時間。
在胎-胎之間輸血,供血者需交換輸血或單純輸血來提高紅細胞壓積至安全水平,受血者可有紅細胞增多癥,可能需要用膠體液進行部分交換輸血(交換放血)治療,使紅細胞壓積降至安全水平(通常<65%)。
早產兒貧血的并發癥:
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氣促、心悸等癥狀。
1、輕度貧血狀態使早產兒容易疲倦與頭昏。
2、中度貧血狀態,早產兒活動或勞動后出現面色蒼白、無血色、眼花、心慌和氣促,皮膚干燥、萎縮、無光。
3、重癥可至呼吸暫停、生長障礙、營養缺乏,易并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