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由于神經技能發生障礙,身體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喪失運動能力比喻機構渙散;不能正常進行工作。癱瘓的治療問題已經受到很多患者及其家庭的關注,雖然目前癱瘓的治療療法很多,但是能見的效果非常不好,于是現在許多患者已經失去了對癱瘓的治療信心。治療癱瘓的常用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癱瘓的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藥物治療癱瘓
應用于臨床的有光量子氧透射液體療法、高壓氧治療及經絡導平治療。藥物治療方面,臨床上廣泛采用腦活素、胞二磷膽堿及神經生長肽等腦神經細胞營養藥,以利于患兒神經功能的恢復。對痙攣型可用巴路芬、肉毒桿菌素(BTX)等降低肌張力,其有效時間為3~6個月,為CP的復康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對手足徐動癥可配合使用安坦、左旋多巴等多巴胺類藥物;對髓鞘發育不良的癱瘓可給予糖皮質激素配合治療。祖國醫學根據癱病因病機及相關臨床表現可分為5型:肝腎不足型、血虛風乘型、肝強脾弱型、肝腎虛弱型、陰虛風動型。其治療原則以補益先天腎氣,填精益髓為主,培育脾胃后天之氣,調理飲食,去邪。具體如下:
(1)肝腎不足型:治以滋補肝腎,強筋壯骨,方藥選用六味地黃湯加減或補腎地黃丸加減。
(2)血虛風乘型:治以補益血氣,舒筋活血通絡,方藥選用薏苡丸加減或當歸散、海桐皮散加減。
(3)肝強脾弱型:治以平抑肝氣,健運脾氣以治本,少佐息風通絡藥以治標,方藥選用加味六君子湯、小續命湯。
(4)脾腎兩虛型:治以補脾益氣,益腎壯骨,方藥選用補中益氣丸合六味地黃丸。
(5)陰虛風動型:治以滋陰息風,方藥選用大定風珠加減。
2、物理康復治療癱瘓
物理康復治療包括推拿、理筋,具有整復、活血、去瘀及調整氣血改善內臟功能的作用。方法有多種,如推、運、按、摩、掐、搓、理、擦、捏、搖抖及矯形等,必須根據CP兒童年齡、病情、癥狀等進行辨證施術,效果與手法熟練程度成正相關。認為手法按摩在運動功能康復中尤為重要。在點穴按摩的基礎上對肌張力不正常處以揉捏法為主,對肌肉萎縮明顯者予捏擠法。并配合并節牽引以矯正關節畸形,隔次1次。
3、手術治療癱瘓
腦性癱瘓外科手術治療包括矯形手術和神經手術2大類。神經手術主要為選擇性脊神經根切斷術。1978年,Fasano等首先嘗試以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SPR)治療痙攣性CP,經過多年的發展,SPR手術已經被眾多臨床醫生所接受,而且該手術聯合術后康復治療已經成為治療CP的首選方案。SPR手術的目的在于通過電刺激選擇性切斷肌梭傳入的Ⅰa類纖維,阻斷脊髓反射中的γ-α反射環路從而降低肌張力,解除肢體痙攣,選擇性保留肢體的感覺神經纖維。
在國內首先開展SPR手術,在其10年中總共825例病例中,有112例(13.58%)為混合型,435例并發癲癇,73例有不同程度流口水,386例有單眼或雙腿外斜視,456例有語言功能障礙。術后35例合并癲癇的患者中有31例癲癇發作頻率較少或癲癇控制藥物用量減少,73例流口水的病例中49例減輕、21例消失;386例單眼或雙眼外斜視病例中132例斜視減輕;456例語言功能障礙者中72例發音改善;328例伴有上肢痙攣的病例有67例上肢痙攣程度減輕。
4、針灸治療癱瘓
針灸的特色具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從經絡臟腑以及其經絡腧穴入手,施行循徑取穴,遠道取穴,鄰近取穴。針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針法、灸法、三棱針、皮膚針(梅花針)、穴位注射、耳針療法、頭針療法及埋線療法等。其中以體針、頭針、穴位注射多用。體針中,主張對痙攣型運動障礙型給予捻轉提插瀉法,共濟失調型用補法,混合型為平補平瀉法。提插捻轉3~5次后出針。采用了毫針速刺法,要點是進針快,起針快,強刺激,不留針。也有部分醫師采取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療1次。
頭針是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主要針灸方式。湯氏頭針,主張多針淺刺,為使孩子逐步適應,初診留針0.5h,以后逐漸延長到2h,留針期不提插捻轉,允許患兒自由活動。根據頭部反射區取穴,快速進針,針尖到達帽狀腱膜下,3歲以下的患兒平補平瀉,不留針,3歲以上的患兒在頭皮針上采用了電針,頻率以患兒耐受為度,留針20min。 運用頭針滯針法加體針速刺治療小兒腦性癱瘓362例,對重癥患兒在頭皮針上加用G―6805多用治療儀,選用中等連續波或疏密波,強度以患兒能承受為度,刺激20min。
穴位注射發揮了經穴刺激與藥物雙重作用。藥物常選用乙酰谷酰胺、腦活素、腦多肽等改善腦功能的西藥或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液。取穴與常規取穴相同。每次選2~4穴,每穴注0.3~2ml藥液,每日或隔日1次。有人觀察采用頭穴注射腦活素、胞二磷膽堿或維生素B12,隔日注射1次,療效比單純靜脈點滴療效顯著。
溫馨提示:癱瘓預防要注意適當鍛煉,在早晨、傍晚較涼爽的時候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些適宜的體育項目,如散步、體操、打太極拳、跳舞等,長期堅持下去,會使體質循序漸進地得到提高,對風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會大大增強。也要遠離風寒,空調、風扇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要圖一時之快,直吹久吹。再有,在乘車、戶外乘涼、洗浴、飲酒后也應注意不要讓風直吹頭面部,尤其是年老體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壓、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應該多加注意。
【參考文獻:《腦性癱瘓病學》《小兒癱瘓的家庭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