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是濕熱毒邪感染所致。現代醫學指出,主要通過性器官接觸而傳染,病人和無癥狀的帶病毒者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女性的子宮頸口、陰道、外陰口和尿道;男性陰莖和尿道口。其傳染性較強,與患陰莖皰疹的男性發生一次性接觸的婦女,約有半數可以發病,引起女性不孕、流產或新生兒死亡。現在,許多學者認為,生殖器皰疹可能與子宮頸癌、陰莖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生殖器皰疹臨床表現中可分為原發和復發兩種。原發指首次感染病毒,一般從接觸到發病約2~10天,也就是潛伏期。患病部位先有燒灼感,很快在紅斑基礎上發生3~10個成群的紅色丘疹,伴有瘙癢,丘疹很快變成小水皰,3~5天后變為膿皰,破潰后形成大片的糜爛和潰瘍,自覺疼痛,最后結痂愈合。整個病程可持續20天左右。在男性好發于龜頭、冠狀溝、尿道口、陰莖、陰囊、大腿和臂部等處。女性好發于陰唇、陰阜、陰蒂、肛周或陰道。
第一次發生生殖器皰疹后,經過一定的治療或未經治療,患者會逐漸好轉,皰疹消退。但此時并不能說明生殖器皰疹已經痊愈,幾乎100%的患者會出現復發性生殖器皰疹。這是由于生殖器皰疹病毒潛伏于局部粘膜引起的,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多在原發疹后1~4月內復發。誘因可能是發燒,來月經、性交以及消化不良。復發后一般均在原處,全身癥狀輕,病程較短,表皮損害約10天左右消退。
中醫將生殖器皰疹的表現分為三種證型,分別給予治療:
1、濕熱下注型:生殖器部位水皰成簇,周邊有紅暈,或有糜爛,有輕癢,可見小便黃赤,口苦,口渴,舌紅苔黃膩,脈弦滑。這是由于素日喜肥甘厚味,濕熱之邪下注肝經所致。
治法:宜清熱利濕。
方藥常以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10克、山梔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車前子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方中龍膽草清瀉肝經濕熱;山梔、黃芩、柴胡配合龍膽草清肝利膽;車前子、木通清熱利濕;生地、當歸涼血活血;生甘草調和諸藥。
2、毒熱蘊結型:見陰部皰疹大而紅,局部腫脹,疼痛明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或有低熱,排尿困難,舌紅絳,脈滑數。這是由于不潔性交,外染淫毒,毒熱結聚陰部所致。
治法:宜清熱解毒。
常以方藥為清毒神圣湯加減: 金銀花30克、天花粉30克、蒲公英30克、當歸15克、生甘草10克、板藍根30克、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為主藥;天花粉排毒驅腐;蒲公英、板藍根配合主藥加強治療作用;當歸、生甘草養血活血,調和諸藥。
3、腎氣不足型:常見于復發性陰部皰疹,皰疹干涸較小,無自覺癥狀,但經常復發。這是由于腎氣不足,淫毒之邪未盡所致,由于腎氣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軟,渾身乏力。
治法:以補腎為主,佐以解毒除濕。
常用方藥為六味地黃丸加減: 生熟地各10克、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板藍根10克、方中生熟地滋補腎陰;山藥、山萸肉、枸杞子滋補肝脾腎三陰;茯苓、澤瀉、丹皮乃補中有瀉;板藍根清瀉余毒。
單方驗方:
1、紫草、生地榆,研細末,加適量氧化鋅油調搽。
2、1096樟腦, 5%硫磺爐甘石水粉劑,外搽。
3、板蘭根30克,大青葉30克,煎水服,每日一劑。
其他療法
皰疹病毒復制時需要精氨酸,相反賴氨酸可以防止發作。應避免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花生、堅果及巧克力。富含賴氨酸的食物有:牛肉,羊肉,魚,牛奶及奶酪。病人也可每日服1粒500毫克的賴氨酸膠囊以預防發作。一旦出現癥狀,可每4小時服用1000毫克;另外,維生素E可減輕疼痛并加速病變愈合。
穴位按摩可消除誘發本病的疲勞與緊張 。可以按摩肩部與脊柱連線中點的肩部肌肉最高點。可以一天作幾次。
減輕精神壓力,可以預防皰疹發作,減輕其嚴重程度。如沉思有助減輕緊張。
預防生殖器皰疹的發生要做到:
1、避免與發作期生殖器皰疹病人性接觸,避孕套不能完全防止病毒的傳播。
2、早期妊娠婦女患生殖器皰疹最好中止妊娠,晚期妊娠感染者宜做剖腹產。
3、保持局部衛生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