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炎疾病對于患者的健康損害很大,很多患兒長期被咳嗽困擾,治療不及時就會引發支氣管炎疾病的出現,很多家長由于缺乏疾病常識,不知道如何鑒別診斷小兒支氣管炎疾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臨床上是如何診斷鑒別該類疾病的。
小兒支氣管炎的檢查項目
1、血象
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多在正常范圍。中性粒細胞常在60%以下,嗜酸性細胞正常。
2、血氣分析
病情較重的小嬰兒血氣分析檢查可有代謝性酸中毒,約1/10的病例可有呼吸性酸中毒。血氣檢查可見血pH降低,PaO2及SaO2下降;PaC02可降低(過度換氣),或增高(CO2潴留)。
3、病原學檢查
病毒快速診斷用免疫熒光技術、酶標抗體染色法或ELISA等法進行,有條件的單位可進行病毒分離及雙份血清檢查,以確定各種病毒感染。鼻咽拭子細菌培養與健康兒無明顯不同(二者均可有帶菌情況)。
4、X線檢查
可見全肺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氣腫,攝片可顯現支氣管周圍炎征象,或有肺紋理粗厚。不少病例肺泡亦明顯受累,有小的點片狀陰影,但無大片實變,與腺病毒肺炎不同。
5、心電圖
心率增快,可有心肌受損表現。
6、X線胸片檢查
有明顯的肺氣腫(肺氣腫【譯】:是由于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導致出現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伴有氣道壁破壞情況。)征象,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故與其他急性肺炎較易區別。
本病有時須與以下幾種疾病鑒別
1、嬰幼兒哮喘
嬰兒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發作,多數是毛細支氣管炎,如有反復多次喘息發作,親屬有變態反應史,則有嬰幼兒哮喘的可能。可試用腎上腺素或氨茶堿藥物,哮喘者可迅速有效,而本癥則效果不明顯。
2、哮喘性支氣管炎
與輕型毛細支氣管炎有時不易區別,但本癥無明顯肺氣腫存在,因而咳喘表現不重,亦無中毒癥狀。且以后有反復發作為其特點。
3、腺病毒肺炎
多見于6~24個月嬰幼兒,發熱高,熱程長,有明顯中毒癥狀,且喘憋癥狀出現較晚,肺炎(肺炎【譯】: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一般由肺炎病菌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患者會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難等。)體征較明顯,在胸片檢查中,多可見到大片狀融合性病灶。
4、粟粒型肺結核
有時呈發作性喘憋,但一般聽不到啰音。尚有其他結核病癥狀、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及X線所見,均有助于結核的診斷。
5、其他疾病
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硬脂酸鋅(在撲粉內)吸入及異物,都可發生喘憋,有時也需鑒別。
溫馨提示
生活中要預防小兒支氣管炎疾病,應合理喂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感冒等病人接觸小兒、不去空氣流通不好的公共場所,是預防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的基本措施。冬季氣溫起伏大,要預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同時,秋冬季十分干燥,空氣粉塵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保持合適的室內濕度,并適當補充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等。
【參考文獻:《支氣管炎防治210問》、《小兒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