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患者是否有反復咯膿痰、咯血的病癥,和既往是否有誘發支氣管擴張的呼吸道感染病史,支氣管擴張的異常影像學改變,即可對病情作出明確的診斷。纖支鏡檢查或局部支氣管造影,可明確出血、擴張或阻塞的部位。還可經纖支鏡進行局部灌洗,采取灌洗液標本進行涂片、細菌學和細胞學檢查,進一步協助診斷和指導治療。
醫者可根據患兒曾患麻疹、百日咳或病毒性肺炎及支氣管哮喘等病史,長期咳嗽、大量咳痰,尤其是在清晨及夜間為甚,肺部啰音固定,及經久不消等臨床表現;胸部X線表現為粗亂肺紋理中有多個不規則的蜂窩狀透亮陰影,或沿支氣管的卷發狀陰影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可通過胸部CT檢查或支氣管造影作出。近年來,應用于臨床的高分辨率CT,它能顯示次級肺小葉為基本單位的肺內微細結構,有逐漸取代支氣管造影的趨勢。
需與支氣管擴張鑒別的疾病主要為慢性支氣管炎、肺膿腫、肺結核、先天性肺囊腫、支氣管肺癌和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等,仔細研究病史和臨床表現,以及參考胸片、纖維支氣管鏡和支氣管造影的特征常可做出明確的鑒別診斷。
下述要點對鑒別性診斷有一定參考意義
慢性支氣管炎
有時和支氣管擴張不易鑒別,但多發于40歲以上的患者,咳嗽咳痰癥狀以冬春季為主,痰為白色泡沫狀,感染急性發作時,可呈膿性,痰量較少,且無反復咯血史。肺部干濕啰音散在分布。
肺膿腫
有大量咳嗽,咳膿痰史,但起病較急,有寒戰高熱等中毒癥狀,胸片可發現膿腫陰影或膿腔。需注意的是,慢性肺膿腫常并發支氣管擴張,支氣管擴張也易發生肺膿腫。對此類患者,首先應行抗感染治療,炎癥消退后,行CT或支氣管造影,可明確診斷有無支氣管擴張。
肺結核
可有慢性咳嗽咳痰,但常有午后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結核中毒表現,痰量很少。病變多在上葉,體征為肺尖或鎖骨下區輕度濁音和細濕羅音。X線檢查可發現病灶,可有鈣化,痰涂片可發現抗酸桿菌。
支氣管肺癌
干性支氣管擴帳以咯血為主,有時易誤診為肺癌。但后者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男性吸煙者,行胸部X線檢查,胸部CT,痰細胞學檢查,纖支鏡檢查等可做出鑒別。
先天性支氣管囊腫
與支氣管相通合并感染時可有發熱、咳嗽、咳痰及反復咯血。X線檢查可見邊緣整齊光滑,圓形或卵圓形的陰影,多位于上肺野,有時可有液平。支氣管或肺血管造影有助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