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該如何診斷?腦瘤的診斷是有一些復雜的,因為腦瘤的確診要做各種各樣的檢查,一般檢查包括不明原因的視神經乳頭水腫,應考慮顱內腫瘤的可能。下面介紹一下腦瘤的診斷方法:
腦瘤的診斷之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特別是CT或MRI檢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檢查手段。CT掃描,可作橫斷面、冠狀面和強化掃描。顱內腫瘤可產生不同的X線衰減度,從而在圖像上出現不同密度的病灶區。密度降低見于腦水腫、腫瘤囊變、軟化或低密度腫瘤。密度增高見于腫瘤質地較密、出血、鈣化等。另外腦室系統變形移位提示腫瘤的位置。注射造影劑后使病灶區的對比度加強,有利于腦瘤的定位診斷。
根據腦瘤的癥狀才能作出準確的診斷
MRI對腦瘤的診斷也有重要意義,它能顯示人體組織的解剖圖像及組織生化方面的改變,因而比CT提供更多的信息。優點是對神經系統、頭頸部腫瘤、脊推、四肢、骨關節、盆腔病變的診斷效果最佳,特別是椎管內病變有特殊的診斷價值。無骨偽影可任意方向斷層、無損傷、檢查安全并可三維定位,確定腫瘤大小和波及范圍,能從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即三維方向顯示解剖病變。
腦瘤的診斷之腦脊液檢查
此檢查對某些顱內腫瘤的診斷有幫助,正常腦脊液的細胞數每立方毫米不超過10個,一般是淋巴細胞。但某些腦瘤病人腦脊液中可找到腫瘤細胞,如髓母細胞瘤陽性率最高,其次是室管膜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等。另外腦血管造影檢查也能幫助診斷。一般顯示腫瘤周圍為膨脹性生長,周圍血管被壓成弧形,半數以上可顯示腫瘤血管。
腦瘤的診斷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再結合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手段如CT、MRI,以及腦脊液檢查等,一般能夠得到較為明確的診斷。在此提醒腦瘤重在早期診斷,而早期診斷的前提是早期發現,所以,腦瘤高危人群應做好防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