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濕的發生由感受暑兼濕邪而致病。夏令氣候炎熱,容易形成暑兼濕邪。若人體正氣不足,或因天氣炎熱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濕內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濕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臟腑,主要是衛分肌表、肺、三焦、胃腸等;若暑濕化燥化火,耗氣傷津,也可深人心營,引起動風、動血,可根據此癥狀進行診斷。以下內容是暑濕的檢查診斷方法。
暑濕的檢查
中醫證名,無需特殊檢查。一般通過社脈象及癥狀診斷。如暑濕困阻中焦,則見壯熱煩渴、汗多尿少、胸脘痞悶,身重困倦;如暑濕彌漫三焦,則見咳嗽、身熱面赤、胸脘痞悶、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帶血;如內蘊暑濕而外感風寒,則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身體拘急不舒,胸悶心煩,舌苔白膩等。
暑濕的診斷
暑濕的發生由感受暑兼濕邪而致病。夏令氣候炎熱,容易形成暑兼濕邪。若人體正氣不足,或因天氣炎熱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濕內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濕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臟腑,主要是衛分肌表、肺、三焦、胃腸等;若暑濕化燥化火,耗氣傷津,也可深人心營,引起動風、動血。
暑兼濕邪從皮毛而人,郁遏衛分肌表,可見發熱較高,伴有頭痛,身重體倦,肢體酸痛,脘痞胸悶等。若暑兼濕邪從口鼻而人,困擾胃腸氣機,則見高熱,吐瀉,口渴,心煩等氣分胃腸癥狀。若邪熱熾盛,可致暑濕彌漫三焦,或困阻中焦,或壅滯肺絡,變化復雜。
暑濕的治療,以清暑利濕為主,佐以芳香化濕。臨證中要詳辨暑濕的部位,體質的虛實,暑濕之偏重,而選擇滌暑透邪、清肺解暑、清暑化濕、宣泄三焦等方法施治。當邪氣化燥化火,人營入血,出現閉竅動風,津氣欲脫等證候,與暑溫危重證候相同,可參照暑溫論治。
暑濕的鑒別診斷
辨暑熱感冒和暑濕感冒
都發生在夏季,都因感受暑氣而生。但兩證的病因和病機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夾濕,病因的有所區別決定了兩證的病位有差異和臨床表現特點亦不同,治療方法也有區別。暑熱感冒是因久旱酷熱而生,屬于純粹的陽熱證候。此類感冒的重要特征是熱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癥狀較重的一種類型。
1、風寒感冒
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時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2、風熱感冒
發熱,微惡風寒,或有汗,鼻塞噴嚏,流稠涕,頭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黃,脈浮數。
3、體虛感冒
易反復感冒,感冒則惡寒較重,或發熱,熱勢不高,鼻塞流涕,頭痛,汗出,倦怠乏力,氣短,咳嗽咯痰無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無力。
4、時行感冒
起病急,全身癥狀較重,高熱,體溫可達39℃-40℃,全身酸痛,待熱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癥狀始為明顯。重者高熱不退,喘促氣急,唇甲青紫,甚則咯血,部分患者出現神昏譫妄,小兒可發生驚厥,出現傳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