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一般在育齡婦女中比較常見,近年來,其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婦科常見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出現給患病女性帶來很大的煩惱,那么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如何讓進行診斷呢?
1、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
占1.4%一35%。月經來潮或月經后半期卵巢異位囊腫張力增大、滲出和異位灶的充血、水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在婦科檢查、性交、劇烈運動,甚至自然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生破裂,陳舊血液流入腹腔,引起突發性刀割樣劇烈腹痛,伴有惡心、嘔吐和肛門墜脹,甚至有休克癥狀。體檢有典型的腹膜刺激征(肌緊張壓痛、反跳痛)。婦科檢查有宮頸舉痛,可觸及卵巢腫塊消失,但多數觸診不滿意。
2、卵巢囊腫扭轉
腹部體征和血象檢查與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時極相似,B超檢查時初步提示包塊,需要緊急剖腹探查明確診斷。
3、腎、輸尿管結石
當結石在腎臟,沒有明顯移動時一般為腰部鈍痛,當結石下移時;導致一側腰部劇烈疼痛,陣發性,放射到膀胱、同側股內側、陰唇,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并有惡心、嘔吐、大汗淋漓。x線檢查可見90%以上的結石顯影,B超檢查對結石、輸尿管積水的診斷有價值。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急性癥狀鑒別較容易。
4、絕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鑒別診斷
絕經后的婦女很少做出于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因為隨著卵巢功能的進行性衰退,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發生退行萎縮,臨床癥狀消失。絕經后的卵巢仍然可持續多年繼續分泌雌激素,腎上腺或垂體分泌雌激素也可持續多年,再加上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及異常的雌激素分泌,這些都可能是原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繼續存在、生長的原因。Henrilds報道100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中37例見于絕經后婦女(3.7%)。絕經后患者腸道受累較年輕婦女常見,而且癥狀是經常性的,比較嚴重.容易誤診為腸道腫瘤。患者可有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尤其是惡性腫瘤,又容易漏診,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絕經后患者需要和腸道、卵巢腫瘤相鑒別。